“未來,將是現實與虛擬融合,人與社會互動、消費體驗、經濟通行、可持續生態等共同衍生出的一場數字孿生智慧環保生活。” 對于“中國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
碳排放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特斯聯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艾渝在接受環球網專訪時表示。
據報道,5月30日,中科院公布中國“碳中和”框架路線圖研究進展,預示“碳中和”過程將會是經濟社會的大轉型,需要在
能源結構、能源消費、人為固碳“三端發力”。在艾渝看來,隨著AIOT技術的發展推動傳統智慧城市(Smart City)向AI CITY(
人工智能城市)的轉變,
低碳城市將是其特性之一,針對城市的“碳中和”解決方案將利用數字孿生系統構建場景數據可視化、能源排放可追溯等實現科技與自然智能一體化,從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
“AI CITY是城市智能化發展的高階形態,在AI CITY架構中,依托于大量的傳感器和其他
物聯網設備,整個城市的數字化程度達到了90%,城市會實時地產生和收集各種數據。”特斯聯創始人兼CEO艾渝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數智化是城市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發展的重要方向。
據報道,在未來,城市將變得越來越“聰明”,人們習慣性地稱之為“智慧城市”,它可以幫助推進了城市治理現代化,讓公眾體驗更優質的城市公共服務。不過,在艾渝看來,傳統智慧城市的全新發展階段是AI CITY,而它是一個“全新物種”。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