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區塊鏈生態 查看內容
    • 7931
    • 1
    • 分享到

    中國“熄火”比特幣 虛擬貨幣“挖礦”能禁絕嗎?

    2021-6-6 15:35

    來源: 中國新聞周刊 作者: 陳惟杉

    監管落差帶來挑戰


      “這一輪國內的監管政策可能更多還是出于降低能耗的考慮。”前述加密貨幣資深分析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在全球比特幣算力分布中,中國以65.08%的算力占比占據絕對首位,遠超位居第二的美國,僅有7.24%的算力占比。具體到國內,算力分布位居前四的省區全部位于西部:新疆四川內蒙古云南,新疆一地的占比超過35%。

      這背后是大量的電力消耗。據劍橋大學另類金融研究中心發布的指數,以5月底的水平預估,挖礦的年耗電量約為115.54 TWh,直觀來看,其占全球每年用電量的0.53%,如果與各國耗電量比較,會發現其位于阿聯酋之后,荷蘭之前,位列全球第33位。

      除了過高的碳足跡,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作為投資品該如何監管,甚至其是否可以稱得上是一種投資品都是近期各國監管表態的重點。

      “一些人混淆了兩個概念,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并非法幣,貨幣要以國家主權作為保證,從貨幣形態的演進過程也能看出,從金幣、銀幣這樣的貴金屬貨幣轉變為紙幣、數字貨幣,本身的價值一直在下降,但如今人們卻在炒作比特幣本身的價值。”陳偉鋼認為,比特幣甚至不算一種投資品,只能算是一種“炒作品”,“當年風靡歐洲的‘郁金香’,好歹還能看到一束花,現在的比特幣就是空氣,什么都沒有。”

      歐洲央行在5月發布的《金融穩定評論》中,也將加密貨幣價格的炒作比作“郁金香狂熱”,提示其風險與投機屬性。就在比特幣幣值出現劇烈波動的5月19日,歐洲央行副行長金多斯發聲直言,比特幣是一種基本面非常脆弱的資產,而且波動性很大。不應將加密資產視為“真正的投資”,因為難以辨識其潛在價值。但金多斯同時表示,加密貨幣資產市場波動不會對整體金融穩定構成風險。

      境外監管確實也在近期趨嚴,但更多的是著重于規范加密貨幣交易以防范風險,并規避逃稅等非法行為。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加里·根斯勒于5月26日參與國會聽證時就指出,加密資產兼具商品和證券性質,需要對加密貨幣交易所加強監管,以讓投資者享受到在證券交易中同等的保護為目標。美國政府還在近日提出,超過1萬美元的加密貨幣轉賬必須向美國稅務當局報告。

      5月21日,香港特區政府建議在港運營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必須獲得香港市場監管機構的許可,也就是“持牌經營”,并且只能向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

      “境外的監管部門一直在加強對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監管,今年還有像Coinbase這樣上市的交易所,Coinbase的運作就相當保守,比如不會向散戶開放杠桿交易工具,只會向一些合格的機構開放。”前述加密貨幣資深分析師表示,“因為監管,所以交易所的運作相對規范,機構也信任交易所,形成良性循環,華爾街的機構大多會把大量資金放置在Coinbase這樣的交易所,而非一些小的、野生的交易所。”

      他認為,“國外的監管表態確實在趨嚴,但并未像中國這般嚴厲,國內的監管沒有選擇逐步規范加密貨幣交易,而是在某種程度上‘一刀切’關停。”

      其實在2013年時,央行等五部委曾發布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在明確比特幣并非法幣的同時,稱“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互聯網上的商品買賣行為,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但此后監管口徑逐漸收緊,國內以散戶為主體的投資結構或是原因之一。

      “加密貨幣交易不應該鼓勵個人參加,因為波動性較大,而且投資加密貨幣對于認知要求是非常高的。”有“幣圈”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目前全球已經有十余只加密貨幣ETF基金成立,機構投資應該成為主流。

      陳偉鋼也認為,國外的比特幣交易更多是一些機構、財團間的游戲,但在中國以散戶投資為主。“就像此前的P2P,其實在英國、美國等國家出現的時間比國內早,但是P2P在中國最頂峰時參與的人群范圍非常廣,這次炒作比特幣也是同理。國外可以存在的東西不意味著在中國也有存在的合理性。”

      “其實如果把交易所全部封殺,或者國內外監管存在落差也會給監管帶來挑戰,因為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相關網站上注冊一個賬戶,生成的代碼就是比特幣收款賬號,完全匿名,無法追蹤,但因為有后續交易環節存在,因此交易所還可能追蹤到持有者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交易所對于監管來說可以起到‘線人’作用。”一位“幣圈”資深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透露,據他了解,現在一些交易所雖然無法在境內運營,但是與國內監管部門仍有密切合作,也愿意提供信息給政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1234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