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們知道分布式資本在國外也做了很多投資,您覺得目前國內外項目有何區別?
沈波:看國外項目是選擇性地判斷好壞,而國內是要判斷真假。整體來說,國外的項目是有積累和沉淀的,融資也不是為了融資而去融資,在整個理念和技術上最起碼有一年到兩年的基礎。不是所有的賽道都可以運用
區塊鏈的,也不是所有的項目可以落地和被社區投資人認可,國外比我們國內做了更多的探索,我們要多研究、多借鑒。這也是我說從事區塊鏈要具備全球視野的原因。
在技術方面,中國落后很多,很多項目基本上沒有CTO,真正的區塊鏈開發工程師在國內非常缺乏。無論是技術基礎還是模式創新上,國內和國外大致相差兩年的時間,但我相信國內的發展能很快趕上。
問:現在有投資人和企業認為中國
區塊鏈技術創新是走在前面的,因為我們擁有最多的專利,而您卻認為技術是落后的。之前您提到好的
區塊鏈項目技術應該是開源的,這兩者矛盾嗎?
沈波: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玩法,專利和版權屬于傳統商業的玩法,而開源是社區的玩法。現有的公司結構是資本主義的一個基石,它的出發點是讓公司的股東利益最大化,那就會要求有一個閉環,我的是我的,你的仍然是我的,這是一個零和游戲。而社區的機制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專利與開源技術在兩年之前是勢均力敵的,但在之后的分布式商業發展中,關鍵信息與技術的開源會成為大規模協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