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波:首先,
區塊鏈作為一個業態,本質是大規模協同工具,不是一個產業;其次,我們無法預期它的最終形態,但我們可以根據區塊鏈的邏輯來判斷哪幾種場景可以先后進行區塊鏈化。
比如,行業需要特定的基礎設施,以前行業里不具備的業態,現在在區塊鏈下可以實現了,這關系到行業的增長。再比如更快落地的多方場景,目前主要的是
供應鏈管理、
金融,以及溯源。
最終,不在區塊鏈上面被自證明的數據,可能會成為劣勢,無論是效率還是信任程度都較低,會極大地影響企業的商業化進程。同時還有被重復使用的可能性,比如中國征信的問題之一是資產重復抵押,因為所有的數據都是不開放的。所以最后不是哪一個公司或哪一種技術來推動,而是所有企業為了適用環境而不得不使數據上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