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
數字貨幣勢如破竹。盡管偶有動蕩崩盤,但整體價格依舊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在這背后,人們肉眼可見的是,
比特幣礦工瘋狂掃貨,顯卡價高物稀,挖礦所消耗的電力也是水漲船高。
比特幣為什么成了“電老虎”?挖礦到底有多耗電?究竟發生了什么?
“教主”領銜,比特幣能耗遭質疑
市場應該還沒有忘記,一度接近6萬美元的比特幣上周三突然暴跌,起因是那個能在
幣圈呼風喚雨的男人——特斯拉CEO、也是幣圈“教主”馬斯克說了幾句話。
當時,馬斯克突然在社交媒體宣布:“特斯拉已經叫停用比特幣購車。我們擔心比特幣挖礦和交易導致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耗用飛速增長,煤炭是所有化石燃料排放中影響最惡劣的。”
值得注意的是,此時距離特斯拉美國官網開始接受比特幣付款還不到兩個月。
此后一天,馬斯克又在推特上再度質疑比特幣能耗,表示“我仍然相信
加密貨幣,但它不能使得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大量使用合理化”。
一時之間,挖礦能耗成了市場的關注焦點。事實上,除了突然變身“叛徒”的馬斯克,還有許多比特幣質疑者都在長期批評其能耗問題。
兩個月多前,美國財長耶倫就曾在《紐約時報》的一場線上活動中稱,用比特幣進行交易是一種“極其低效的方式”,處理這些交易所消耗的
能源驚人。
歐洲央行也已將加密資產“過高的碳足跡(即相關資產造成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視為“令人擔憂的理由”。
與此同時,中國國內也有出于能耗考慮清退、限制挖礦項目的例子。
比如5月18日,據澎湃新聞引述
內蒙古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披露的公告,為貫徹落實全面清理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相關工作要求,特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臺,針對四類企業受理信訪舉報:
1、虛擬貨幣“挖礦”企業;
2、偽裝成數據中心享受稅收、土地、電價等方面優惠政策的虛擬貨幣“挖礦”企業;
3、為從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提供場地租賃等服務的企業;
4、通過非法手段獲取電力供應,從事虛擬貨幣“挖礦”業務的企業。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