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
區塊鏈技術有以上諸多優勢,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多家
金融機構了解到,目前金融機構真正落地的應用數量并不算多,已有應用也主要落地在
供應鏈金融、金融扶貧、跨境支付、國際信用證、資產托管系統等一些低頻次、對效率要求不高的場景中,目前對現有的金融體系顛覆性較小。
工商銀行對
區塊鏈技術較為成熟的應用主要是在金融精準扶貧方面。據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行和
貴州省政府、貴民集團聯合共建了脫貧攻堅基金區塊鏈管理平臺,該平臺連接了扶貧對象、各級政府管理部門和銀行。因此,平臺上的每一方都可以看到每筆扶貧資金用于了哪個項目、審批到了哪個流程、各流程負責人是誰。這讓扶貧資金的審批信息和實際支付信息緊密聯系在一起,最終完成了資金全流程的封閉管理,實現扶貧資金的“透明使用”、“精準投放”、“高效管理”和扶貧資料的不可篡改,有效杜絕擠占挪用。
“這項技術雖然解決了扶貧項目資料被篡改、資金被挪用的問題,但是不能解決源頭信息真實的問題。”趙開山說,“還是需要配套采用相應的管理措施。因此,區塊鏈技術也不是萬能的,必須與管理相結合才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