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如此神秘,又如此誘人。它到底如何作用于我們的生活?本期繼續深挖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情況,物流與
供應鏈金融也許將成為最早落地的兩大領域。在金融機構系統內,區塊鏈技術主要應用于金融扶貧、跨境支付、國際信用證、資產托管系統等一些低頻次、對效率要求不高的場景中。而應用的廣泛擴大還需要在效率、數據保密性、異常管控能力等方面突破技術瓶頸。(曾芳)
導讀
多位接受采訪的區塊鏈相關人士都提到,建立有效的行業
聯盟是區塊鏈技術發揮作用的必要條件,但目前行業內對區塊鏈技術還難以取得共識。
隨著數字資產的火爆,區塊鏈技術也成為了金融業的香餑餑,各大金融機構爭相入駐。但自2016年各家金融機構加大力度引入區塊鏈技術以來,飽受關注的區塊鏈技術在究竟是如何在銀行落地,是否對金融行業產生了實質性影響?
如花旗銀行、浙商銀行等多家接受采訪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實際上,火爆的區塊鏈概念還沒有對金融機構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多數金融機構是把它作為前沿的課題開展研究和試驗。
“實際上,區塊鏈技術的核心特征之一,即‘去信任、去中心化’這個屬性,本身就與金融機構的中介屬性有本質矛盾。”工商業銀行科技部技術管理處副處長趙開山表示,“銀行作為傳統的金融中介,有效降低了交易信息的不對稱性,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區塊鏈技術僅僅是從技術上提供了一種增加互信的解決方案,絕對的去信任、去中心化不可能在金融行業的應用。”
另一方面,區塊鏈技術具有的多節點、難以篡改、可跟蹤追溯等特性,則可以給系統提供更高的穩定性和信任度,從而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即因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系統是多節點連接的,即使一個節點出現了問題,也不會影響整個系統的穩定。此外,多節點的連接方式也保證了數據難以被篡改,增強信任度。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