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央行發布《
金融分布式賬本技術安全規范》,其中從基礎軟件、密碼算法、節點通信、賬本數據、共識協議、智能合約、身份管理、隱私保護、監管支撐、運維要求、治理機制等多方面對
區塊鏈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應用提出了要求。
隨后,其他區塊鏈的各類標準開始頻繁出現,凡是行業靠前的機構或協會均在推出團標或行業標準。根據2020年12月中國信通院聯合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發布的《區塊鏈創新與知識產權發展白皮書(2020)》,我國已發布了33項區塊鏈團體標準,還在通信和金融領域出臺了2項行業標準。
曾牽頭制定了《區塊鏈智能合約實施規范》《區塊鏈對象傳輸協議》等多項標準的眾安科技表示,中國區塊鏈標準規范正日益走向成熟,標準化是
區塊鏈技術發展、應用和普及的核心突破口。標準的制定主要是從一項技術發展的頂層設計,給行業指導建議。這對一項新技術的發展來說,可以有效規避企業和開發者少走一些彎路,為之后行業區塊鏈的互通互鏈打下基礎。
同樣參與過區塊鏈標準制定的趣鏈科技質量與標準制定部總監陳曉豐則告訴記者,目前區塊鏈相關的標準處于前期探索階段,趣鏈目前參與的標準,如《區塊鏈技術金融應用評估規則》等都是由多家機構參與,凝聚了不同行業,包括區塊鏈技術提供方和各個垂直領域的多家機構和企業的理論以及實踐經驗。
該負責人還表示,標準化是一個長期行為,引用標準化領域中較為經典的說法:“參與標準化活動,首先考慮的不是我們要付出多少,而是要權衡不參與將失去多少。如果不參與標準化活動,那就意味著別人制定游戲規則,我們來執行。”最終,標準的意義和效果都需要通過時間的沉淀來證明,只有量的積累,才能有質的突破。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國家標準、國際標準制定之前,部分機構先行探索可以起到引領市場發展的作用。另一方面,隨著各方合作接入某機構的區塊鏈系統,并遵從其制定的標準,那么最終會形成一個金融生態圈,由此,先行制定標準也有爭奪話語權的意味。
不過,隨著眾多標準的推出,也存在不同主體簽訂了重復的標準,或對同一概念定義有所差異的情況。由此,究竟該如何看待某一標準的含金量?區塊鏈與
數字貨幣研究者楊俊認為,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判斷:首先是制定標準的機構是否權威;其次在于標準的內容是否較為完善且深入;最后是標準的參與方,以及覆蓋業務的方式。
楊俊進一步表示,從對行業約束的角度看,可以按照約束效率分成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其中法律法規上升至法律體系,是約束效率最高的。而目前區塊鏈行業中更多的是行業標準,而標準通常是行業協會、半官方或者非官方的機構制定。對應前述判斷含金量的三個方面來看,行業標準制定機構的權威性不強,應用效果以及范圍自然也不大。
再看國際標準方面,楊俊表示,目前有部分國際組織,比如G20推出了關于
加密貨幣以及區塊鏈技術的聲明或者共識,更多還是關于技術發展的探討,只能成為未來各個國家制定標準的參考,針對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的環境并沒有實用性。綜合這些來看,目前國內外制定標準的意義更多還是在于探討未來的可能性。
此外,在2020年年初,記者在對部分機構的采訪中了解到,區塊鏈技術于金融領域的應用更多是通過其不可篡改的特性,用以存儲信息來增強機構于用戶之間的信任。那么,除了標準不斷推出之外,區塊鏈技術經過又一年的發展后,在金融領域最新的應用情況是怎樣的?
對此,眾安科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總體而言,眾安區塊鏈技術研究與產業應用的布局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四個階段,目前已經完成了前兩階段,即實物資產上鏈,以及開放資產協議。
前者通過專利硬件方式盡量保證鏈下數據傳輸的正確性,上鏈后的數據通過在鏈上的共識存儲,使得交易內容不可篡改,實現了消費者對實物資產的防偽溯源查驗。后者使數字代表的資產可以在區塊鏈的世界中自由、不受阻礙地流通,在保單電子化的基礎上實現了保單資產的通證化。此外還通過探索區塊鏈與
人工智能、密碼學的交叉應用,解決數據隱私保護難題。
而在2020年以及未來的布局上,眾安科技將重點研究挖掘技術為金融帶來的衍生價值、以及在監管合規的范圍內,把鏈上金融連接到線下實體,結合雙場景優勢,探索回歸和賦能實體經濟的可能性。
財富管理應用方面,陸金所技術架構專家張義軍向記者表示,2020年陸金所持續挖掘區塊鏈在防篡改、存證方面的應用,業務過程中,對關鍵的客戶行為,例如風險評估、告知、確認、投資數據等都使用區塊鏈,增加了留痕與存證。應用上,則拓展到更多領域和環節,比如
供應鏈金融的全環節都采用了區塊鏈技術、與
深圳CA合作,實現交易數據的第三方存證等。為滿足上述需求,2020年陸金所將底層技術平臺進行了完善與升級,優化服務接口,應用接入更加簡單,系統也更穩定,而這些基礎工作也會促進更多應用場景的出現。
趣鏈科技方面,在2020年也加大了技術研發投入,比如趣鏈區塊鏈平臺2020年推出了2.0版本,增加了TEE賬本加密、高效數據索引、鏈上大文件可信存儲、安全審計、可信數據源等多項核心功能,完全對標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分布式賬本技術安全規范》。升級后的趣鏈區塊鏈平臺可支撐十萬級節點分層組網,支持日均TB級數據上鏈,吞吐量可達5萬TPS(系統吞吐量)。此外,趣鏈的開源跨鏈技術平臺BitXHub在2020年3月正式對外開源,實現了異構區塊鏈間的跨鏈互通,并提供完備的跨鏈隱私保護和事務管理機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