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全國
碳市場CCER交易的積極性要大幅提高,有兩個影響因素:一是收緊火電企業的排放基準線,提高其采購CCER的需求;二是增加納入碳市場的行業,增加被管控企業的數量。
2017 年 12 月發布的《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是啟動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標志。該方案明確全國碳市場運行初期只管控火力發電行業的碳排放。
目前看來,全國碳市場初期將實施靈活總量控制模式,采用基準線法分配配額,不限制納管企業產量,也就是說不限制總的排放量。目前尚未發布全國碳市場給火電企業的排放基準值,未確定各地各企業的排放配額發放標準。
業內人士認為,主管部門對煤電機組的排放基準值肯定將逐年收緊,推動其減排的同時,也會促進對采購CCER的需求。
生態環境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總經濟師張昕認為,全國碳市場采用靈活總量是為了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碳減排的矛盾,是一項短期措施。
碳交易本質是總量控制下的交易,為了強化碳交易機制減排成效,應盡快研究確定碳市場排放配額總量,優化基準線標準。
中國已有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慶、
湖北、
廣東、
福建和
深圳八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部分試點地區除了納入火電企業外,還納入了交通、
航空等領域的企業。全國碳市場運營后,試點地區的碳市場短期內將繼續運營。區別在于,火電企業的碳排放配額交易在全國市場進行,其他行業的碳市場繼續在試點地方運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