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由15個部分組成,分為三大板塊。第一板塊為總論,包括第一、第二兩個部分,主要闡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必須遵循的原則和主要目標。第二板塊為分論,總體上按照新發展理念的內涵來組織、分領域闡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安排12個部分:明確了從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國內市場、深化改革、鄉村振興、區域發展,到文化建設、綠色發展、對外開放、社會建設、安全發展、國防建設等重點領域的工作部署,是12方面重要任務。第三板塊為結尾,包括第15部分和結束語,主要闡述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健全規劃制定和落實機制等內容。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如一條主線主導布局,統領全篇;
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則將五大發展理念化作一條論述邏輯線,如經脈串聯起各章節的枝枝葉葉,推動新發展理念在更深更廣層面落細落實。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
這是文件中一個別具深意的安排——在規劃建議的12個方面重大任務部分,“堅持創新驅動發展”被放在了最前面。
“如同‘十三五’把創新發展放在‘集裝箱式’塊狀結構的第一部分,‘十四五’規劃建議的這一安排,進一步表明我們黨對創新發展的極端重視,尤其是大變局下的大國博弈,更堅定我們走科技自立自強的創新發展道路決心。”起草組成員這樣認為。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堅持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托我國大市場優勢,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來明分兩期發表在《中國經濟時報》上的文章:“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以及其他專家的解讀文章,也都可以為理解“十四五”規劃建議提供參考。
規劃建議全文20120字,比上幾個五年規劃《建議》篇幅長些,新觀點新論斷新舉措多些,大約有380條。這就是《建議》的大體輪廓。
“十四五”規劃建議,不少專家進行了概括,包含六方面的內容,可以用123456來概括。一是提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二是統籌發展和安全;三是三個“新”貫徹始終,即進入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四是堅持四個“全面”,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五是新發展理念,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六是“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的“六新”目標,包括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