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Block Chain)顧名思義,就是由多個區塊“鏈狀”連接起來的共享數據庫,匯集了包括分布式存儲、加密算法、點對點傳輸等在內的多項技術,形成了多個主體之間基于信任的共識機制。簡單理解,鏈上存在的各個區塊都是平等節點,沒有一個“中心化”的管理者。相對于傳統的交易記賬方式,區塊鏈中的每一筆交易都通過密碼學方式與相鄰區塊進行串聯,何時、何地、何人生成或上鏈了何種數據,其他所有節點都清晰可見,可備份、可追溯。同時,區塊鏈也不支持任何單一節點對數據進行篡改,除非有超過51%的節點同時發起賬本修改。基于這樣的關鍵技術特性,區塊鏈可以構建一個“端到端”的龐大網絡,對鏈上各節點數據進行增信,保證信用在整個區塊鏈內按照共識進行有序流轉,從而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區塊鏈的發展,的確最早可追溯至2008年的
比特幣,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其已從虛擬貨幣領域延展開來,初步實現在社會經濟中的廣泛應用。首先,智能合約的出現,使區塊鏈的技術應用從簡單記賬走向交易過程中的“自我管理”,比如通過設定價格目標,保證合同、票據或其他交易能夠自主觸發、自動完成,這大大豐富了區塊鏈在實體產業中的應用場景。近年來
物聯網生態的蓬勃發展,更使
區塊鏈技術可應用于對每一個被采集到的價值信息進行確認、存儲與計量,從而在身份認證、公證、仲裁、審計、域名、物流、醫療、郵件、簽證、投票等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構成“萬物互聯”的底層協議,奠定信用社會的重要基礎。
圖1:區塊鏈醫療數據共享平臺示意圖
資料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從目前看,區塊鏈技術已成功應用于物流運輸、
電子商務、人事管理、租賃服務、企業招采、電子政務、教育培訓、產品銷售、醫療健康、大宗交易、交通運輸、地產工程等眾多行業和場景中。以醫療健康為例,各個主體、特別是終端消費者的突出痛點是藥品安全、醫療健康信息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證,一方面制假售假、盜用冒用等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另一方面相關數據信息難于采集和取證,追溯、召回、市場管理等存在現實困難。在此方面,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醫藥
供應鏈大數據資源分散、數據隱私保密性要求高、互聯網售藥服務無法跨平臺協同監管等行業痛點,實現信息的公開透明;其私鑰管理、不可篡改的特性,又可以為醫療數據隱私保護、安全流通管理等提供更多可能。在廣受關注的疫苗安全問題上,區塊鏈可以打通疫苗生產、冷鏈物流、疾控中心和接種站、冷藏、接種及反饋等全流程,解決防偽、流通追溯、問題藥品召回、超量購藥、成癮藥處方反復使用等問題,保證合格藥品合理合法得到使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