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化名中本聰的匿名黑客(或者是黑客團隊)公開了世界上首款全
數字貨幣。
比特幣技術按照一個基本原理運作——資金只是一種會計工具,即資金是一種對價值進行抽象化、對所有權進行分派并提供交易方式的方法。
現金只是完成這一系列工作的歷史性手段而已。簡單地支配物理代幣——鈔票、硬幣——等同于所有權,并由個人親自與對方洽談交易的情況。既然復制紙幣十分困難,那么就無須具體核算出每人對貨幣供應量的擁有率;也無須得到所有持有者詳細的信息,即自某一張50美元的鈔票被印刷出來后,所有曾持有該鈔票者的信息。
然而,如果能通過制作表格將那些擁有鈔票的人員進行匯總的話,那么資金就沒有必要以物理實體來表示了。通過在各自的封閉系統里追溯、處理相關交易,銀行及支付處理器已經將部分實體貨幣交易升級為數字記錄。
通過創造一種單一且能夠統一訪問的數字分類賬(稱之為
區塊鏈),比特幣完成了這一轉化。將其稱為鏈,是因為只有在終端添加新信息,才能實現更改。每個新添加的信息或區塊,都包含一組涉及區塊鏈中此前交易的新交易。因此,如果赫爾穆特向亨德里克支付了一個比特幣,那么在區塊鏈的終端便會顯示這一支付交易,并且會指向之前赫爾歇將這一比特幣支付給赫爾穆特的交易,進而再指向更早的、哈爾弗雷德將這一比特幣支付給赫爾歇的交易,以此類推。
比特幣的區塊鏈與那些由傳統
金融機構維系的分類賬不同。這些區塊鏈能在全球的聯網計算機上進行復制;只要有計算機且已連接網絡,那么任何人都可以訪問此類區塊鏈。該網絡上有一類參與者被稱為礦工,他們主要負責探測用戶所發送的交易請求,收集并驗證這些請求信息,之后將交易請求作為新區塊添加到區塊鏈中。
驗證操作需要驗證兩點:首先,赫爾穆特在交易中確實擁有那些比特幣;并且,他并未在別處花費這些貨幣。區塊鏈中比特幣的所有權由一對密鑰決定。第一個密鑰被稱為公開密鑰,是所有人都可以看見的密鑰;第二個密鑰被稱為私人密鑰,只有持有者才可以看到。兩種密鑰之間有一種特殊的數學關系,在簽署數字信息時能夠發揮作用。那過程是怎樣的呢?舉例來說,赫爾穆特收到了一條信息,并用自己的私人密鑰進行加密;在進行一系列運算后,得出了一長串數據。任何擁有原始信息并且了解對應公開密鑰的人員,均可以自主進行計算,來證明這一長串數據確實是使用私人密鑰創建而來的。
在比特幣系統中,交易通過私人密匙簽署,且該私人密鑰與最近一次支出比特幣時所用的公開密鑰相對應。當交易處理之后,會給這些比特幣分配一個新的公開密鑰。
但礦工的主要職責是確保新交易的不可逆轉性,讓交易一錘定音,并且無法進行篡改。達成這一目標所采用的方法是中本聰——不管他是男是女——在計算機科學領域中最重要的貢獻。
只有在你邀請其他人參與分類賬的管理時,才需要確保交易的不可逆轉性。如果比特幣區塊鏈運行在某個銀行內,并在單一監管下由一組已知的驗證者運行,那么交易的敲定就十分簡單,好比將交易規則寫入公司的政策,并懲罰某些不遵規則的人。
但是在比特幣領域,并不存在中央機關來強制執行該規則。礦工分布在全世界,例如中國、東歐、冰島、委內瑞拉等地,匿名運營著軟件。這些開發者有著多樣的文化背景,同時又受制于不同的法律法規要求。因此,無法追究開發人員的責任。比特幣代碼本身必須有能力控制這一切。為了確保良好的行為,比特幣運用了一種被稱為“工作證明”(proofof work)的機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