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種區塊鏈大會目不暇接,內容都在談技術、談token、談社區、去中心化等等,也有不少朋友調侃:中國的區塊鏈行業存在于數十萬個微信群和各種論壇、峰會中。在會上,不少大咖嘉賓分享了自己的區塊鏈的社區以及基于Token 社區建設的想法,但是對于社區的Token經濟模型卻沒有提出更好的實用性方案,今天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基于區塊鏈社區的Token經濟模型,拋磚引玉。

我們知道,在區塊鏈中的應用都是試圖以其所發行的Token(通證)作為一種經濟激勵的工具,促進生態圈內各個角色的協作——你的貢獻越大,你得到的Token越多,大家協作得越好,幣價越高。因此,每一個發幣的區塊鏈項目都在試圖設計一個能夠良好運轉的基于Token的經濟系統(Token Economic System)。
我們有理由把Token看作社區中流通的貨幣。我們根據現實社會中的經濟體系與網絡游戲的經濟體系的案例,分析一下基于區塊鏈的社區Token經濟系統的模型。
人們一直試圖在現實社會或者虛擬游戲中創造一個優秀的經濟體系,但是往往事與愿違,因為即使有人真的擁有上帝視角,也很難產出一個完美的經濟模型,模型的相關性需要本身非常的精準,能夠充分體現現實當中的變動情況,但事實上難以做到的。
同樣地,在區塊鏈的世界,要想Token在社區中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表現,實現激勵機制的生態化,需要考慮的變量也是非常的多。今天我們基于主要的幾個相關性參數:Token產出、流通、回收、價值錨定等角度來討論,為大家呈現一個簡化版的經濟模型。
如果基于區塊鏈技術的Token經濟體系可以看作一個微型完善的經濟系統,那么系統規則的制定者需要做的是通過控制貨幣的產出渠道、速度、數量等方式來進行社區內經濟的宏觀調控。
在討論之前,先把結論告訴大家:通過工作、任務、活動等方式獲得的Token,需要有另一套的工作、任務、活動的玩法來實現Token的流通與回收,并需要與現實中的生產資料進行價格錨定,以此實現Token價值的真正體現。并且在一般情況下,保持適度的通脹可以刺激Token的流通擴大需求,推動社區的經濟發展,需要社區的管理者或者基金會適時的在整個運行過程中進行宏觀調控。
下面我們具體來說明各個環節的具體內容。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