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臺的區塊鏈專項發展政策看,各地都明確了相關發展計劃:貴州計劃打造2個至3個區塊鏈產業基地;江蘇計劃高標準建設2個至3個省級區塊鏈產業園區;河北計劃形成3個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區塊鏈產業集聚園區;湖南計劃建成5個左右區塊鏈產業園。
此外,多省市都提出了涉及
金融、制造、民生、政務和通信等方面的“落地”應用領域和場景。以金融領域為例,江蘇計劃建立銀行、保險、租賃等行業票據區塊鏈平臺,連接金融單位、客戶、投資方和監管方,實現傳統票據市場向數字票據市場的跨越式發展;北京計劃促進金融服務“多方互信、降本增效”,推動在
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跨境支付等領域落地一批應用場景。
記者注意到,5月底,廣州市正式獲工信部批復創建區塊鏈發展先行示范區。當前廣州市已制定出臺《廣州市推動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2022年)》(下稱“實施意見”)。
吳大器分析稱,廣州實施意見的特點或者聚焦點落在區塊鏈的“產業應用”,從最內層——技術層:研發區塊鏈;中央層——產業鏈:發展“建鏈”、“上鏈”、“用鏈”產業生態;外圍層——產業推進即推進區塊鏈產業發展;輔助層——外圍保障即輔助區塊鏈產業發展層層推進。
吳大器認為,不同于廣州一個城市的先行示范區,長三角應該建立區域性的區塊鏈示范區,整合三省一市優勢,為長三角一體化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影響及可借鑒性更大。
“不同于廣州聚焦產業應用,在重視
區塊鏈技術產業作用的基礎上,應發揮長三角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優勢,更加重視區塊鏈理論技術研究、區塊鏈底層基礎設施等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以高性能、安全隱私、高可用和高擴展等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為主,以鏈上鏈下數據協同技術為突破點,加快關鍵技術的自主研究。”吳大器稱。
“在引導示范上,探索區塊鏈金融及其監管科技為試點的產業應用與扶持。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創新應用領域具有先天優勢,在推動資產和產業數字化、重構傳統金融產業運作模式、推動實體產業和金融深度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吳大器進一步表示,“圍繞
上海的金融產業優勢、江蘇的科技產業優勢、
浙江的
電商產業優勢、
安徽的國家科技元素集中優勢進行整合,探索區塊鏈在物流金融、監管科技等領域的示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