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2019年,央行正式發布金融科技三年發展規劃,這是我國金融監管機構首次對金融科技進行系統化的歸納與論述,是金融科技發展進程中的里程碑。
時間過半,金融科技發展規劃落地成效幾何?賽道上涌現的參與者又將如何乘風破浪?
《國際金融報》記者邀請多位行業研究者、思考者和實踐者,一起探討金融科技在促進區位經濟一體化、助力小微企業融資、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破除農企融資困境方面起到的作用,以及金融科技落地應用面臨的挑戰、后續發展路徑。
自
區塊鏈技術上升為助推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國家戰略以來,
北京、
湖南、
貴州、海南、
江蘇、
河北、廣州等多個省市級行政區在今年上半年出臺區塊鏈專項發展政策。
5月底,廣州正式獲工信部批復創建區塊鏈發展先行示范區,成為全國首個獲批創建區塊鏈發展先行示范區的城市。廣州將以
區塊鏈技術為突破口,加快“建鏈、上鏈、用鏈”,從金融、物流、政務、知識產權、工業互聯網等方面,不斷增強區塊鏈技術與傳統經濟各個領域的深度融合,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區塊鏈發展規劃時,以
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地區將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助推區域一體化以及區域經濟數字化?
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吳大器近日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提出,“長三角應該建立區域性的區塊鏈示范區,建立區域性的監管沙盒試點機制體系,探索以示范區內兩省一市的政府機構為試點,開展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政府數據內部互通共享為供給側改革的數據治理現代化試驗。”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