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和
數字貨幣,本是一根繩上的兩只螞蚱,但是現在卻面臨兩頭各自發展的窘境。原先的
幣圈和鏈圈界線并不清晰,但現在,鏈圈人士在公開場合,往往有意識地開始與前者保持距離。本認為,由于中國
香港地區資本市場與受監管的合規平臺的存在,“幣圈”與“鏈圈”未必需要分離而各自發展。香港地區資本市場監管政策的發展,可能也會給“洪水猛獸”一個合規的發展空間,這反過來又可以為全球的
區塊鏈項目提供良好的資金支持和交易平臺的支持。
幣圈:從激情澎湃到諱莫如深
曾幾何時,幣圈和鏈圈均是
金融科技的兩大主題圈。以
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是建立在區塊鏈的技術應用之上,而區塊鏈也是借助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發家,才逐步為外界所推崇。
隨著比特幣價格一路創新高,數字貨幣的風頭一直蓋過區塊鏈,成為金融科技投資圈的一個寵兒。由于比特幣的去中心化、非主權化、自由開放等特點,人們甚至賦予這種數字貨幣一些特定的含義,中本聰儼然成為金融科技的哈耶克。
風水輪流轉,自2017年9起,七大部委的一紙禁令,讓中國的幣圈迅速降溫,進入一個頗為尷尬的境地。
2019年開始,筆者在與一些幣圈人士深入交流過程中,由衷地感受到了數字貨幣的誕生給投資界帶來的巨大震撼。同時也感受到幣圈人士那種諱莫如深的無奈。
不少“幣圈”和“鏈圈”的資深玩家以前曾一度認為,混幣圈和鏈圈的都是年輕人,但最后發現,原來不少投資界的老前輩或老朋友亦在圈內,一些做得風聲水起,一些卻不小心把以前累積的信譽耗盡。
這是非常有激情的一群人,幾乎每個人談起幣圈,都能很快進入自己的角色,并且愿意跟外界分享自己對于這個誕生不過10來年“新物種”的認識。他們相信,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質真的能帶來金融變革,顛覆傳統金融機構的商業模式,甚至是各國央行的地位,最終帶來普惠金融。很多人愿意接受采訪,介紹自己從事的區塊鏈及數字資產業務,他們談得激情澎湃,認為自己是金融科技領域的弄潮兒……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