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及未來一個時期,全球經濟低增長,主要發達經濟體逐步陷入負利率,而中國經濟增長相對穩定,資產收益率相對較高,
金融領域改革開放持續深化,人民幣國際化還將穩步前行,但可能會呈現一些新趨勢和新特征。
一是人民幣有望成為全球關鍵貨幣之一。“特里芬悖論”約束下,美元獨大的國際貨幣體系,一定程度上是全球金融體系不穩定的內在原因之一。美元作為全球貨幣與美聯儲貨幣政策以國內為主,決定了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和金融危機。美元匯率波動加大背景下,各國需要持續增加其他貨幣進行國際貿易結算交易。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中國仍有望保持第一大貨物貿易大國地位,加之人民幣匯率相對主要貨幣,穩定性更強,未來跨境貿易人民幣支付結算需求有望不斷提升,人民幣將逐步發展成為全球關鍵貨幣之一。
二是“一帶一路”將進一步夯實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首先,“一帶一路”將為中國經濟增長提供新動力,促使中國從貿易大國向投資大國升級,夯實人民幣國際化的經濟基礎。其次,“一帶一路”有助于提升人民幣境內外市場的深度和廣度,夯實人民幣國際化的市場基礎。最后,“一帶一路”有助于提升人民幣在全球投融資和外匯儲備中的使用,夯實人民幣國際化的價值基礎。2019年1-10月份,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9.4%,占比較2013年提升4.1個百分點至29.1%。截至目前,我國先后與20多個沿線國家建立了雙邊本幣互換安排,與7個國家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
三是離岸市場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支點。離岸市場在美元、日元等走向國際貨幣過程中均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人民幣跨境使用的不斷擴大,離岸人民幣產品逐步增多,離岸人民幣市場較快發展,目前已形成以中國
香港為主,新加坡、倫敦、首爾等多點發展的格局。中國人民銀行先后在中國香港、中國
澳門、中國
臺灣,以及新加坡、倫敦、法蘭克福、首爾、巴黎、悉尼、紐約等地建立25家海外清算行。
四是自貿區和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沿平臺。我國自貿區從沿海到內地多點開花,目前自貿區數量已經達到18個。自貿區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陣地,自貿區更加開放、更加便利的跨境金融政策,有助于擴大人民幣的跨境使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穩步推進,并將成為建設全球資產管理、跨境投融資服務、國際保險、全球人民幣資產定價、支付清算中心及金融風險管理與壓力測試的樣板,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將與人民幣國際化相互促進。
五是大宗商品人民幣計價將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新動能。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原油、天然氣進口國,大宗商品交易及期貨市場的發展將快速推進,必然將增強中國因素對全球大宗商品交易的定價權。人民幣作為大宗商品的國際計價貨幣既有助于降低中國石油用戶面臨的匯率波動風險,又有助于在海外培育長期持有人民幣的真實需求。同時,全球大宗商品交易計價貨幣一旦形成之后就具備很強的制度慣性與網絡特性,有助于使人民幣更快成為國際支付結算及計價貨幣。
六是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及金融改革開放將與人民幣國際化相輔相成。隨著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深入推進,人民幣匯率將呈現雙向波動,有升有貶的走勢,有助于分化市場預期,促進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
衡水平上基本穩定。近期,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11條最新的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我國全方位的金融業開放再上新臺階,這將為人民幣國際化奠定市場基礎。
七是人民幣國際化將更加注重平衡發展。迄今為止的人民幣國際化更多地是通過貿易結算推動人民幣走出去為主,由于境外居民和機構持有人民幣資產,因而對我國來說是一種“負債型”的人民幣國際化。這種初級階段的人民幣國際化模式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的依賴程度較高,長久來看難以持續。在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的背景下,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需求不斷增加,海外融資也變得更加容易,跨國投融資規模將快速增長。因此,人民幣國際化模式將逐步從“經常項”和“負債型”為主,向“經常和資本項并重”,“負債和資產型并重”轉變,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向更高階段發展,促進人民幣輸入與輸出均衡化。
八是
數字貨幣建設將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目前主流數字貨幣的交易主要以投機為目的,幣值波動過大,還可能使不法分子洗錢、逃稅變得更加容易。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最大的優勢在于政府背書。2019年7月份,國務院正式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的研發,目前中國人民銀行針對數字貨幣已經申請了74項專利,中國央行可能成為首個推出主權數字貨幣的機構,這將有助于提高人民幣交易清算效率,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