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數據治理和隱私保護的一大難題在于數據可以被反復被復制和使用,因此數據一旦流出,其傳播和使用將難以被控制。以Facebook事件為例:當Facebook方面發現科根搜集數據的行為后,曾對其進行過警告,但在科根表示自己只將數據用于學術研究后,就停止了對其的關注。然而,Facebook事實上無法辨別科根承諾的真實性,也無法監控這些數據的去向,這才引發了后來的問題。
要解決類似的問題,第一個層面當然是要進一步明確數據產權的邊界,對數據的二次傳播做出限制——畢竟有些信息,用戶允許平臺(例如Facebook)知道,但卻不想讓平臺將這些信息擴散到其他人(例如Cambridge Analytica)。如果對這一層問題不進行明確,那么上述問題就很難有真正解決。
第二個層面就是要從技術上保證數據產權的邊界是可以被真正維護的。只有可以真正被維護的,才是真產權,否則就是空談。為了保證這點,我覺得應該強調技術的重要性。我們現在經常提fintech、regtech,我覺得還應該提一個goventech,也就是平臺在治理過程中使用的數據,這一點在數據治理過程中十分重要。
以防止數據被再次復制、傳播為例,現在的
區塊鏈等新技術可以幫助應對這一難題。區塊鏈具有可追蹤的特性,借助這一特性,人們可以知道數據是否曾被使用、曾被誰使用、用于什么用途,從而更有效地對數據進行管理。
作者: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