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經濟學不是我創造的詞,這是有了
區塊鏈之后,很多經濟學家討論區塊鏈的時候帶來的,他們討論很多經濟學的新問題候,起了一個名字叫加密經濟學。
在加密經濟學之前,有互聯網經濟學,有網絡經濟學,有虛擬經濟學。網絡經濟學的鼻祖,可以看成是凱文凱利和Google的首席經濟學家范利安,他講了互聯網所帶來的很多對經濟學規則的沖擊和重構。比如說互聯網的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這個詞簡單的四個字,但它對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我們所賴以生存的經濟規則帶來巨大沖擊。所謂網絡效應,簡單的例子,你造一個電話網,這個電話網絡只有一臺手機,這個網絡有價值嗎?沒有價值,這個網絡要有價值,至少得有兩個手機互相打電話,兩個手機的網絡有多大價值呢?沒有多大價值。
如果從兩臺手機變成了一億臺手機,從一億臺手機變成十億臺手機,網絡的價值隨著人數的增加變得越來越值錢。這個在數字經濟里面,網絡效應首先解決的是所謂“公地悲劇”的經濟學難題。
“公地悲劇”是一個非常著名的經濟學問題,一塊公用的地方,有無限的人用,就變成了沙漠。但是在互聯網上有一個詞叫“公地喜劇”,因為越多的人上去用這個網絡,這個網絡會越值錢,它不再是悲劇,是喜劇。
這又引出了另外一個經濟學的課題,這個網絡依據網絡效應所帶來的價值是誰創造的?是擁有這個網絡的公司創造的呢?還是我們這些帶著手機加入這個網絡的用戶創造的?
網絡效應,大部分的價值是我們用戶自己創造的,跟這個公司關系不大。既然這個價值是我們這些用戶自己創造的,那么為什么不把我們創造的價值還給我們?我作為用戶,我加入這個網絡使得這個網絡有價值了,是不是應該把某部分的價值還給我?區塊鏈就是干這個的。
比特幣區塊鏈這樣一個網絡,是2009年的1月份,一個叫中本聰的人,把它丟到互聯網上,然后在2011年的時候,這個創始人說,再見了,我去做點別的事情了,他就消失了。
這個網絡所有的價值由誰在享受?由加入這個網絡的所有使用者,而不是某一個股東,它沒有股東,也不是由董事會的董事,不是由管理層,也不是由員工來攜手這個網絡價值,這個網絡百分百由加入者在使用。
有人說區塊鏈經濟才是真正的共享經濟,為什么呢?因為它沒有股東跟你分利潤,任何一個人加入這個網絡,就可以得到應該得到的那份價值,均分給所有的使用者,那才是真正的共享經濟。
所謂的加密經濟學,是因為
區塊鏈技術等等很多新的東西,可能對我們很熟悉的基于工業經濟的很多經濟規則要進行重構。
在工業社會,要讓生產到達最高效率,我們需要流水線,我們需要大規模的生產,我們需要公司這種組織形式,沒有這些生產組織形式,我們經濟不可能達到一個最好的效率。
可是在區塊鏈的世界里面,在區塊鏈的經濟體里面,這些統統都不需要了,這就是加密經濟學正在研究的問題。
加密經濟學并不是一個成熟的理論體系,但它確確實實因為區塊鏈,因為數字經濟,因為互聯網帶來了很多新的問題思考,它不僅僅在拷問著我們的實業界,也在拷問著我們的理論界,也在拷問著我們的經濟學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