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不是革命,也不顛覆,也不是誰取代誰,也不是政府沒有了,政府還是政府,在市場和自組織這兩者失靈的時候,政府的管制有獨到的價值。
區塊鏈的本質及“去中心”的四層意思
關于區塊鏈,大家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比如談到區塊鏈的時候,大家會說,它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經濟機制。
那么如果要用一句話說清楚區塊鏈,我認為2015年英國《經濟學家》雜志社的封面文章,它的題目寫得非常好,它足以概括區塊鏈是什么?文章標題是《區塊鏈:信任的機器》。
人和人之間最核心的經濟關系就是交易,在沒有區塊鏈之前,在所有的交易活動中,怎么樣保證交易雙方真實可靠的完成一筆交易?兩個人之間是互相不信任的,比如我們在互聯網上網購,一定要有支付寶。
2003年淘寶出來以后,首先阿里巴巴覺得沒有一個支付寶,不可能在互聯網上把
電商做下去,需要一個支付寶擔任信任中介,確保交易完成。現在我們刷的銀行卡,如果不是銀行發的,商戶是不敢收的,銀行是一個信用的中介。
在區塊鏈出來之前,任何的交易活動都需要有一個中介,沒有中介,兩個人在缺乏第三方的情況下,兩個陌生人不可能達成交易。區塊鏈做的事情就是信任的機器,也就是說用一臺機器人取代了一個信任中介的作用,用一套數學算法確保兩個陌生人不借助于第三方的情況下,把一筆交易,不管是
金融的交易或者是商品的交易能夠完成。這就是區塊鏈的最核心、最本質的東西,區塊鏈是信任的機器。
在介紹這句話內涵的時候,我們隱隱約約聽到一個詞,就是區塊鏈是去中心的。確實區塊鏈是去中心的,因為它把中間的中介去掉了。
在經濟交易活動當中,所謂的“去中心”無非有這么幾個意思:
第一,我們在完成一筆交易的時候,不再需要第三方,這個第三方就是一個中心。
第二,經濟活動需要有一個組織,我們有這么多的公司,可能大部分來自于各種各樣的商業機構、商業組織,但是在區塊鏈上所從事的所有經濟活動,不再需要像“公司”的這種制度,不再需要這樣一個組織,不再需要這樣一個我們熟悉的商業機構,來幫助我們完成經濟交換活動,完成各種形形色色的交易。
第三,除了不需要這個組織之外,任何的經濟活動都有可能,或者說在數字世界里面的數字經濟活動都不再有一個,它的激勵機制也不再是一個中心化的機構建立起來的。
我們每個人為中心化的機構服務,那么這個中心化的機構給我們工資,給我們獎勵,給我們職務,來激勵我更好的為這個事業服務,一定有一個中心化的機構來建立這樣一個激勵機制,但是在區塊鏈上面這個激勵機制不是由中心化的機構來建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