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區塊鏈生態 查看內容
    • 7529
    • 0
    • 分享到

    區塊鏈對商業的意義 通證經濟三個不同層次的目標是什么

    2019-11-6 13:49

    來源: DAO 區塊鏈智庫

    通證經濟的兩個車輪:鑄幣稅、時間價值



    3.通證經濟的兩個車輪:鑄幣稅、時間價值

    如果你投資了一個通證,然后你獲得了激勵,激勵到底是從哪里來的?你可能自己感覺是1000塊錢買進,5000塊錢賣出,你得到了4000塊錢的激勵。但實際上嚴格來講,我們應該把激勵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鑄幣稅,另外一部分是時間價值。

    “鑄幣稅”就是token的鑄造成本跟市價之間的實時差值。比如說比特幣,現在是11500美金一枚,挖礦成本是3500美金。也就是說,比特幣礦工只要挖出一枚比特幣,頓時就獲得8000美金差價,這8000美金的差價就是“鑄幣稅”。如果把比特幣放在冷錢包,等一年再賣出去,而這時比特幣從11500美金漲到了15000美金,這部分增值就是時間價值。

    一個健康的通證經濟其實有兩個分配,原來我們稱為“零次分配”和“一次分配”,現在用“鑄幣稅”和“時間價值”來表達,則更加生動形象。

    那么“鑄幣稅”分配給誰?這是一個很剛性的激勵。比較理想的情況是,鑄幣稅能夠直接激勵到社群里最重要、最核心的人物,然后努力把社群做強,把經濟體做大,把核心經濟行為放大,然后隨著規模不斷增加,體系不斷增長,使token產生時間價值。

    比特幣的鑄幣稅分配給誰?我們都知道是屬于礦工的。比特幣的礦工除了挖礦之外,還有一個角色,或說是一個使命,就是記賬。那么比特幣作為一個全球賬本,它的“鑄幣稅”就是用來鼓勵那些誠實記賬的礦工。那么比特幣的鑄幣稅分配是不是能夠做到這一點?比特幣的節點在挖礦的過程當中消費了很多電力,可以理解為,這些記賬的會計在一個大場地,每個人不斷消耗算力、電力,然后在自己的桌子上壘起厚厚的一沓誠信保證金。比特幣的體系是記完帳之后,所有其他的礦工能夠給你做驗證,如果你記賬不誠實,那么其他人就不認你的比特幣收入,你壓在桌子上厚厚的這一大摞誠信保證金就打了水漂。這個處置跟比特幣的目標是不是一致的?顯然是一致的。因為比特幣要做的就是一個全球范圍內的可信賬本,那么鑄幣稅的分配跟它定位是一致的。

    那么相比而言,以太坊的“鑄幣稅”就有點問題。以太坊的定位并不是一個全球賬本,而是一個全球計算機。以太坊本來應該拼命鼓勵開發者在上面開發有用的應用程序,把資產放到以太坊里面來,做各種各樣的智能合約,然后基于這些節點,想辦法幫助這些有價值的應用程序在我這得到順暢的執行。但是這么做其實得不到太多,只能夠收一點點可憐的gas費。當gas費高了,整個社群還要哭天喊地。所以做這件事沒什么太大的效益,還不如踏踏實實去做礦工,耗算力來挖礦。以太坊系統的鑄幣稅分配完全是抄比特幣的。如果我們有辦法回到2015年去修改以太坊的這樣一個協議,想辦法用一種相對來講“防薅羊毛”的算法或者是一種制度,讓以太坊的礦工節點在承擔計算機執行的時候,能夠分配到比較多的鑄幣稅,可能以太坊會比今天的發展更好。

    EOS曾經非常火,它最大的問題是什么?它違背了可持續原則。EOS今天的市值是大約40億美金,大家知道,在上市之前它融資并且變現的金額就約為40億美金。這意味著EOS的創始方在整個項目還沒上市之前,就把鑄幣稅全部已經收完了。這相當于你讓某個人完成一件工作,而且此人對于整個項目至關重要,你先把錢付完后,你也沒有任何手段監控他。那么請問,這個中心有什么樣的動力去不斷把這個事做好呢?EOS每年只分給它的21個超級節點百分之幾的通貨膨脹,這樣的“鑄幣稅”就非常少。

    通過對比特幣、以太坊、EOS的發展的分析,可以看出,雖然并不是說鑄幣稅是決定性因素,但大家可能也會覺得鑄幣稅跟一個項目的定位,跟項目的聲稱目標以及激勵原則是否是一致的,這是很有影響的一件事情。

    “鑄幣稅”是“驅動輪”,“時間價值”是“從動輪”, 兩個輪子之間相互配合。如果持續健康地運轉,以下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1)需要有消費性。消費性的意思是什么?就是系統必須要向外界提供消費的產品服務,不光只是一個財務投資計劃。

    2)要有驅動性。“鑄幣稅”的分配要能夠激勵社群的核心角色,讓他們能夠為社群的成長不斷做貢獻。

    3)需要有網絡性。當核心人群被鑄幣稅驅動之后,隨著人群的不斷增加,價值能夠以超過線性的速度成長。這里,我舉比特幣為例:2010年5月22號是比特幣第一次產生價值,當時有人用一萬個比特幣購買價值40美金的披薩,當時比特幣的價格大概是0.4美分,隨著比特幣社群不斷成長,時間價值迅速放大。假設2010年5月22號那天,比特幣社群人口是5000人,到今天是五千萬人,大概成長了1萬倍,但是比特幣的價格從那天到現在漲了300萬倍,也就是說,價值比人口的成長速度要快,具有網絡性。

    4)反射性。也就是說整個系統的價值如果上升了,要反饋回通證的價值,而且要讓通證的時間價值跟鑄幣稅都上升。

    5)要有可持續性。鑄幣稅的分配一定要一點一點、可持續地推動系統的發展。我們具體看一些例子。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標簽: 通證經濟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