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的技術特點,使其有望成為下一代云計算的雛形,像互聯網一樣徹底重塑人類社會生活形態,并實現從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的轉變。它可以應用到數字
金融、
物聯網、智能制造、
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
“在民生領域,區塊鏈也有多個應用場景。”劉百祥說,比如食品/藥品安全和商品防偽,利用區塊鏈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可以把流通環節中的過程都記錄下來,現在天貓國際就已經能看到一些海外商品的流通過程;在電子政務方面,例如一網通辦,其背后存在海量的數據匯集和交換,這里面對數據的有效利用和隱私保護,都可以用上區塊鏈的能力;再比如教育行業,終身電子學習檔案、個人簡歷的真實性等等,也是業界正在探索的一個方向。
不過,
區塊鏈技術目前還在研究發展中。在剛剛結束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
江蘇省互聯網協會秘書長劉湘生提出,區塊鏈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基本為0,現有團隊和現有技術如何將區塊鏈市場化是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委員王化群認為,區塊鏈的應用需要一步一步走,目前,區塊鏈2.0實現了可編程金融,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將來,區塊鏈3.0可實現可編程社會,其應用能夠擴展到任何有需求的領域;區塊鏈4.0則要解決效率低下、能耗高、隱私保護、監管難題等實際面臨的問題,區塊鏈4.0還將與超級計算、
人工智能、大數據采集和分析等領域深度結合,最終建立虛擬城市。“區塊鏈3.0和區塊鏈4.0目前仍處于研發和構想階段,這也是我們在區塊鏈領域的突破口。”
南京區塊鏈產業應用協會執行會長于蘇豐告訴記者,江蘇是目前國內在政府文件中提及區塊鏈最多的省份之一,江蘇軟件產業發達,科教資源豐富,具備區塊鏈技術發展與應用的良好環境,在政策扶持上制定了針對區塊鏈領域的人才扶持及產業創新的優惠政策,先后成立一批區塊鏈相關的研究機構,比如,今年6月,中國計算機學會與鼓樓高新區簽約合作共建全市首個區塊鏈技術與應用合作基地;8月24日,南京市區塊鏈產業應用協會成立,致力于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發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