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新聞聯播報道
區塊鏈,其中有一個細節,就是
浙江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純教授給中共中央政治局做演講,其演講稿里多次提到了
聯盟鏈,他說到:
“我們希望重點研究聯盟區塊鏈,它對監管友好,不像公有鏈,沒有辦法監管”。
“聯盟鏈區塊鏈不僅監管友好,而且還具有高性能、高可用、保護安全隱私的特點。”
“當前公有鏈在中國落地的最大挑戰是監管,私有鏈很難把區塊鏈的最主要特點和優勢發揮出來。所以,聯盟區塊鏈應該是現階段或者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區塊鏈產業發展的主力軍。”
而這也成了政府眼中最標準的定義,他們認為,區塊鏈就等于聯盟鏈,區塊鏈就是分布式記帳系統,區塊鏈可以完全離開幣這個東西。
聯盟鏈有沒有用呢?當然是有用的!分布式記帳有沒有用呢?當然是有用的!
比如之前政府曾經提出過一個口號:“讓信息多跑路,讓人少跑路”。要做到這一點,依靠傳統的互聯網技術比較困難,主要原因就是信息孤島的問題,每一個中心化機構都有自己的數據,這些數據不會與其它公司共享,所以在涉及到不同中心的信息交換的時候,就需要人為的線下去跑,由人來完成不同中心之間的信息交換,完成這信息交換的“最后1公里”。
雖然可以通過行政的力量強制解決行政當中的數據共享問題,但是在更大的商業環境當中,商業機構不會平白無故把自己的數據拿出來,在這些環節,信息的交換仍然會受到阻礙。
但是區塊鏈出來之后,通過分布式記賬的方式,使多方的數據得以共享,同時各方仍然能夠保有自己的數據,數據的隱私不會被泄露。通過分布式記帳,使得原來互聯網信息傳遞當中的“最后1公里”得以真正打通,使互聯網的信息傳遞更加高效,摩擦更小,這個意義也許沒有傳說中的“價值互聯網”偉大,但是同樣意義非凡。
我們知道阿里巴巴推出了螞蟻區塊鏈,騰訊最近推出了騰訊區塊鏈,
百度的超級鏈早就已經在研發當中了,這些互聯網公司都在推出自己的區塊鏈,而且他們都沒有發幣。這些區塊鏈即使不發幣,也可以有效的解決自己生態當中不同組織之間的信息傳遞問題,可以使公司與公司之間,公司與跟客戶的合作更加緊密。
聯盟鏈、分布式記帳與公鏈最大的區別,就是聯盟鏈、分布式記帳項目一般不發幣,而這正好也是符合國家的要求。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