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5日晚,第83期“金融學術前沿”報告會在復旦大學智庫樓106會議室舉行。本次時事報告主題是“Libra烏托邦與中國法定數字貨幣的機遇”,由復旦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FDFRC)組織舉辦,中心主任孫立堅教授主持。報告人為孫教授研究團隊成員楊潔萌。本文根據報告內容、現場討論和公開材料從Libra的發行、各類數字貨幣的對比、Libra的優勢與風險及央行的應對幾個方面,分析了數字貨幣的發展及趨勢。
引言
近期數字貨幣領域不斷出現新的事件,Facebook推出的Libra,比特幣的估值表現再次被市場“看好”,各類數字貨幣“去中心化”的創新行為,中國央行也在努力推動數字貨幣等等。數字貨幣雖然可能天然地存在洗錢和投機的漏洞,但當下的發展形勢卻說明它在不斷地被接受,不斷地被推廣,尤其是從中國央行積極的姿態,可見一斑。因此我們思考政府舉動背后的原因,考量應當在可操作性上央行今天的相關制度和交易規則該做怎樣合理的設定,而未來數字貨幣全球推廣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展開今天的時事講解。

正文
2019年6月18日,社交巨頭Facebook公布了其數字貨幣的白皮書,“一個新的去中心化
區塊鏈、一種低波動性
加密貨幣和一個智能合約平臺的計劃”。目標是“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Facebook在此時推出Libra其實也有兩方面的考慮,第一是受到隱私問題困擾,Facebook現有的靠精準推送廣告盈利的商業模式受到了影響,業績下滑;第二是扎克伯格本身對數字貨幣領域的興趣,促使他們在去年就開始了內部被稱為“Global Coin”的研究。
Libra為首的私營企業發幣潮流
其實Libra的模式并不是一種新鮮事物。1944年,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就提出過Bancor這一國際記賬單位,不過并沒有被采納。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周小川也提出應當發揮SDR的作用,充當超主權國際貨幣。在Libra公布之后,IMF前總裁拉加德也暗示,將探索發行全球貨幣IMFCoin。
在Libra這一“穩定幣”出現之前,一系列的穩定幣已經占據了一定的市場。按照抵押物,可以分為基于法幣抵押的穩定代幣(如USDT),基于數字資產抵押的穩定代幣(如Dai)和無抵押的“算法央行”穩定代幣(如Basis)三類。Libra屬于第一類基于法幣抵押的穩定幣,將基于一籃子貨幣(可能包括美元、歐元、英鎊、日元、新加坡元等)。
在Libra出現前后,伴隨著一波私營企業主導的數字貨幣發行熱潮,如下表所示。

表1 私有企業發行熱潮來源:作者基于公開資料整理JPM COIN采取穩定幣模式,仍處于早期試點階段
創造與贖回:JPM信用背書(2.6萬億美元資產規模),與JPM指定賬戶中的美元1:1兌換。
轉賬:只通過JPM的KYC認證的機構客戶(銀行、經紀商、企業)才能入鏈,應用場景包括針對大型企業客戶的跨境支付、證券交易、通過JPM Coin取代美元等。有助于消除交易對手方風險、結算風險,降低流動性要求,實現即時支付。
技術:在自由區塊鏈Quorum上發行流通,未來將支持其他平臺并授權給外部企業使用。
進展:2019年2月對外宣布成功試點,仍處于早期開發階段,計劃下半年擴大試點范圍。
IBM僅作為技術提供商,搭建底層區塊鏈匯款平臺
IBM是“網絡運營商”,提供支持API和賬戶,資金處理軟件。而目前包括的菲律賓RCBC銀行、巴西Bradesco銀行、韓國釜山銀行等簽約銀行則負責發幣+記賬+法幣兌換。各方統一賬本,參與的銀行參與發行與記賬。終端用戶可發起交易、查看交易,結算貨幣為各國法幣。
Walmart Currency,傳統超市“會員卡”及“儲值卡”結合的區塊鏈支付系統
發行:將WMT與普通貨幣進行綁定來發行數字貨幣。
信息存儲:將WMT的信息存儲到區塊鏈中的區塊中。
兌換:購買WMT或退貨時以WMT作為退款。
限制:根據WMT的相關文檔來判斷該WMT是否受到限制。
判斷記錄:將判斷記錄到區塊中。
購買記錄:使用WMT來記錄每個用戶的購物歷史。
計算優惠:計算“使用WMT購買記錄預測需求”和“不使用購買記錄預測需求”帶來的預測誤差降低和成本下降。
使用優惠:基于不同消費者購買的不同產品和預測準確率,將沃爾瑪節約的成本一部分轉化為消費者當次消費的優惠。
受限使用:在WMT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使用優惠來購買指定的商品和服務。
不受限使用:在WMT沒有限制的情況下,使用優惠來購買任何的商品和服務。
WMT儲備:將多余的WMT存儲到WMT儲備中。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