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
數字貨幣項目稱之為DC/EP,即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其功能屬性與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是數字化形態。我們對它的定義是‘具有價值特征的數字支付工具’。”穆
長春對于中國版數字貨幣進行了清晰定義。
中國版數字貨幣不需要賬戶就能夠實現價值轉移。具體場景中,只要手機上有DC/EP的數字錢包,不需要網絡,只要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實現轉賬功能。傳統電子支付在沒有信號的環境中無用武之地,而DC/EP不需要網絡就能支付,因此也被稱之為收支雙方“雙離線支付”。
“即便是Libra也無法做到這一點。”穆長春表示。此外,中國版數字貨幣不需要綁定任何銀行賬戶,擺脫了傳統銀行賬戶體系的控制。
在電子支付手段如此發達的今天,央行為何執著于研發數字貨幣?穆長春強調,首要目的是為了保護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需要未雨綢繆。
同時,DC/EP的推出也考慮到居民消費的隱私權。穆長春表示,公眾有匿名支付的需求,但如今的支付工具都跟傳統銀行賬戶體系緊緊綁定,滿足不了消費者的匿名支付需求,也不可能完全取代現鈔支付。而央行數字貨幣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它既能保持現鈔的屬性和主要價值特征,又能滿足便攜和匿名的訴求。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