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逐步被大眾認知和了解首先從
數字貨幣比特幣開始。此后,各類資產在區塊鏈上進行數字登記和保存;智能合約標準的制定和普及,為
區塊鏈技術開辟了更為廣闊的應用場景,生態圈概念逐步顯現。另一方面,
供應鏈金融在技術進步過程中,其模式也不斷得到演變,除傳統的商業銀行+核心企業模式外,越來越多的主體如
電商平臺、P2P網貸平臺、供應鏈金融軟件提供商、金融科技公司等參與此列,同時因參與主體角色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業務模式。
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的結合,主要是因為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可追溯、可信任等內生性特點可有效協助推進供應鏈金融的線上化和智能化發展,因此也是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場景中實踐較為廣泛的一種。本文匯總并簡要分析了目前較為常見的三種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基礎商業模式。
傳統核心企業自建區塊鏈底層
大型傳統核心企業擁有自己的上游供應商和下游經銷商鏈條,在展開供應鏈金融業務方面具有先天獨特的優勢,互聯網、大數據、
物聯網等技術的運用將其信息流、數據流、物流和商流信息從線下逐步轉移到線上管理。而區塊鏈技術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對這些信息進行記錄和追溯,使其信用價值逐步延伸并傳遞至鏈上長尾客戶,幫助其獲得更多融資機會。
大型核心企業基本都具備ERP管理系統,區塊鏈加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基礎模式,是在上層供應鏈金融應用系統基礎上嵌入底層區塊鏈系統,以數字憑證方式,對應收賬款、存貨、押品等進行數字登記和保存,資金提供方如銀行、保理公司、融資租賃公司等金融機構通過系統進行線上確權與放款,大大提高審批效率。騰訊在近期發布的《智慧金融白皮書》里面也披露了類似的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應用案例。
如上圖所示,以應收賬款為例,一級供應商與核心企業產生應收賬款后,一級供應商將應收賬款記錄到區塊鏈中,生成對應的數字資產。當其與二級供應商(對應為一級供應商的經銷商)產生賒銷關系時,一級供應商可將與核心企業產生的數字化應收賬款債權進行拆分,并在圍繞核心企業的多級供應商和經銷商之間進行流轉。
區塊鏈技術的作用主要包括:1. 提高信息透明度,盡管核心企業供應鏈金融業務線上轉化過程中并不需要區塊鏈技術,但是區塊鏈技術的介入,尤其對信息流和資金流等的變動,進行了更好地跟蹤,進而提高了透明度;2. 債權拆分與流轉。通過智能合約的形式約定規則,使不同層級的供應商之間的債權可以拆分和流轉,同時確保債權的真實性和不可篡改性。當然前提是,債權在最初生成時是真實有效且正確的;3. 延伸信用鏈條,如圖所示,經確權后的應收賬款層層流轉,使核心企業的信用可追溯至離它較遠的多級供應商,間接為多級供應商的融資增加了信用;4. 信任機制的建立和共識的形成帶來更好的資金流動性,提高了上下游企業對核心企業的粘性,進而提升了核心企業在同行的競爭力。
將該模式進一步延伸,即核心企業建立互聯網金融平臺,資金端從金融機構延伸至個人投資者,同時,更多的風控職責也從金融機構端,轉移到了互聯網金融平臺上,此部分將在下面的第二種模式中進行介紹。
此模式的門檻相對較高,因為只有具備相關鏈條且鏈條較長,才能將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價值凸顯出來,從成本與收益角度出發,一般有資質的較大型核心企業會考慮自建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服務鏈上企業。但是在鏈條外的企業,因不具備可觸及性和風控能力,服務范圍受到限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