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編程性是數字資產有別于傳統資產的顯著特性,也是數字資產的高階屬性之一。在早期比特幣階段,價值由點對點的雙方控制,只有轉賬那一刻,價值才得以體現,這只是對傳統資產的簡單模仿,沒有充分發揮出數字資產的奇妙之處。
而當智能合約出現之后,可編程性的潛力被逐漸挖掘出來。當數字資產打到智能合約時,資產并不是由雙方中的某一方控制,而是由雙方共同認可的一段代碼來控制,這可以看作是“代碼即法律”的雛形。

盡管其潛力巨大,可編程性在加密證券領域仍然是一個高度理論化的概念,在這個領域,大多數平臺把重點放在監管上,而不是可編程接口上。顯然,為證券類通證領域創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可編程模型絕非易事,特別是在生態系統不成熟的情況下,其難度更是可想而知。不過,我們可以通過思考一些策略途徑,去探尋加密證券可編程性的價值。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