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于公鏈團隊目前所面臨的挑戰,有人保持樂觀,也有人冷靜反思公鏈的下一站。
“各大公鏈再不賺錢就要歸零了,還是趕緊開個交易平臺當平臺幣了。”一張流傳廣泛的朋友圈截圖中,有人這樣諷刺公鏈們的處境——自身
token 掙不了錢,盈利也敵不過交易所平臺幣。
最開始時,大家對公鏈寄予厚望,以為可以吸納很多用戶進來,但事實并沒有。開發者真正的開發下來才發現,很難吸引新用戶進場。
“2018 年的時候,覺得 2019 年公鏈要大爆發,一些 nb 的公鏈都要開發出來了。然后確實開發出來了,但是圈子并沒有變大,(推廣)速度沒有那么快。”BTG 開發者說。
事實上,互聯網也經歷了從極度被高估到被看低,才真正走到成功。目前可以肯定的是,當前公鏈這一圈子仍處于非常早期,但未來的商業模式也會會越來越大。
“總是會有一波人會死掉,一波人會突圍出來,但是真的是件好事,它一定要經歷過這樣的過程,最后才能呈現走向成熟和發展,這是沒有辦法的一個事情。而且你不能說他們失敗,他們積累的也是經驗。”NULS CEO Liesa 對于當前的形勢十分樂觀,在她看來,行業現在不過是在擠壓泡沫。
Odaily星球日報在采訪了多位開發者后發現,從業者普遍認為,未來,
區塊鏈沒法解決一切問題,想要把所有東西都吞下來的巨無霸公鏈不太可能全部保留,正如
以太坊整體生態聚焦到了 Defi 方向。而最終公鏈會留下數個,不會所有人都做得出來。
換言之,如今的公鏈,找到賽道定位、團隊優勢是極為重要的。
“回溯過去你會發現,在 2013、2014 年我們聊以太坊的時候 ,也有一波 POS 熱潮;而當下我們講 Staking 也有很像的地方,但是整個行業對這方面的思考、認知更加深刻了,產品技術方案也更加成熟了,這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Frank 認為 ,行業的發展是有周期的,一輪周期結束,又開始新一輪,但是每一輪周期當中技術和環境發展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比之前更好。
現在對定位與應用場景的探索,讓
聯盟鏈和公鏈都走在了同一競爭賽道下。但我們相信,這只是漫長區塊鏈發展史上的一個小分支,未來區塊鏈聯盟鏈跟公鏈,更可能是并存關系,有各自的定位。
“可以看到的是,大公司們都在入場,而我希望(大家)都不要退出了,這個點走真的是太可惜了。”NULS CEO Liesa 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