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鏈這個詞,在 2018 年時被提起得最為頻繁。
之所以我們把 2018 年稱之為公鏈元年,更多是因為在這一年做公鏈成了一種行業潮流。
公鏈行業經歷了多年的演變,1.0版本的公鏈是
比特幣和眾多山寨幣為代表的單鏈時代;2.0版本的公鏈是以智能合約實現發幣需求的
以太坊。但以太坊終究難以滿足鏈的商業化應用,3.0版本的代表作虛位以待,開發者們也樂此不疲地尋找成為下一代 3.0版本公鏈的方式。
一時間,大大小小的公鏈項目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不僅故事說得五花八門,愿景也很大。有人想要復制以太坊的繁榮,打造一個通用型的公鏈成為下一代以太坊,通吃全行業;也有人自行走入了垂直領域,在如溯源等垂直的賽道上開發自己的鏈。
MultiVAC 就是誕生于那波公鏈潮中的公鏈項目之一。
“我們進場的時候正好是公鏈爆發的時候,當時(大家)看公鏈看得更多的是你的 TPS,你的技術故事和技術概念。”MultiVAC創始人 Frank 向 Odaily星球日報介紹,不同時期,開發者們追逐的開發熱潮也不一樣。
2018 年,TPS 一度成為了考核一個公鏈項目好壞的核心標準,從業者們研制提升 TPS 的方案。但這樣盲目追求 TPS 的時期也并沒有持續多久。
如 EOS 等高 TPS 的公鏈出現了,為了性能其的確犧牲了部分的去中心化,但卻驗證了在鏈上搭建應用的可能。最后行業得出了新的結論,TPS 并非公鏈發展的最大難題,公鏈的新路徑是考慮如何建立一個更完整的生態。
“現在會更注重你的整體生態,這個時候你再講什么公鏈的技術、技術故事都不好使了。現在大家更關注的是完整性。”Frank 說。
但經歷了一整年的開發和籌備后,曾經喊到“誰掌握了公鏈誰就掌握了未來”的業界對公鏈卻沒有之前感冒,部分基金轉向二級市場。
“公鏈好的不多,不夠性感。“一位
token fund 投資經理告訴Odaily星球日報,
幣圈部分 token fund 雖然還在看公鏈這一賽道,但也不怎么出手了。
而另一位資本投研部門負責人透露,現在已經不看公鏈了,更多是因為公鏈既沒有好項目,也沒啥新突破:“投資無非是為了賺錢,現在 IEO 就可以滿足。”
在 Frank 看來,行業對公鏈關注度減弱的原因不僅因為鏈的技術不夠,還存在信心不足、公鏈團隊魚龍混雜等因素。
“經過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那一波 DAPP 的熱潮,很大一部分人其實對于公鏈的 DApp 未來其實喪失了信心。只能干博彩游戲,然后別的沒得玩。還有一個現象是,很多公鏈上線了主網之后,不知道干啥事,這就很尷尬。”Frank 說。
公鏈即沒找準自己的定位,又沒有推廣出好的落地場景、出圈產品,用戶除了能關注鏈的幣價之外,幾乎沒有太多新的關注點。
“90% 的公鏈可能無法上線或最終消亡。”大部分的公鏈將會被淘汰,成了人們對未來公鏈生態的一致結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