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區塊鏈生態 查看內容
    • 7186
    • 0
    • 分享到

    龍白滔博士分享:貨幣金融視角下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本質、風險與新機會

    2019-8-8 10:46

    來源: 鏈捕手 作者: 龍白滔

    全球數字資產交易所的業務模式分析


    02交易所的業務模式

    交易所最重要的業務之一就是吸引投資者來交易,投資者充幣或充值本質上就是交易所零利率攬儲。商業銀行也喜歡攬儲因為攬儲獲得資金的成本最低,商業銀行攬儲終歸還是有成本的,而交易所攬儲是沒有任何成本的。

    投資者通過充幣和充值為交易所形成了負債端,這是交易所資產池的基礎。交易所并不會像傳統交易所一樣為每個用戶設立獨立托管賬號而是為他們開設虛擬賬號,賬號里僅僅是一個數字而已,代表了交易所欠投資者的債務。

    交易所一旦有了負債端以后,就能夠發展資產端業務,比如為投資者提供融資(穩定幣)和融券(其他數字資產)服務,這對應到傳統券商或交易所的融資和融券業務。主流交易所的融幣日利率約1%,這已不能用高利貸來形容了,并且絕大多數的交易所最高可以做到五倍杠桿。

    傳統券商提供的配資服務是典型的融資業務,配資方借出的是銀行托管賬戶里真實存在的資金,但數幣交易所并沒有為融資和融券業務而事先存在的穩定幣和數字資產,交易所只是在需要的時候無中生有地創造出來出借給用戶,沒有任何成本。

    表面看,這項業務對交易所風險不大,因為借款人為借入資金抵押了其在交易所的資產。但是別忘記,交易所賬戶里面的數字已經不代表實際的資產,他們只是交易所欠投資者的借據而已。因此表面看起來投資人用自己賬戶里的資產抵押向交易所借入資金,實際上他們將交易所欠自己資金的借據抵押回給交易所并向交易所借入了憑空創造出來的資金。

    這套路看起來很熟悉,沒錯,美元就是這么玩的。例如,當美國經濟需要更多美元但美聯儲不方便直接增發貨幣的時候,美國財政部發行100億美元國債,全球投資人以手中持有的100億美元貨幣交換了100億美元的國債,然后美聯儲從市場上購買這100億美元國債因此增發了100億美元的貨幣。

    這個過程下來,整個經濟體就增加了100億美元的流通貨幣,但實際上這個世界什么都沒有改變,沒有生產出任何實際的產品或服務,沒有任何新增價值的創造。美元體系能這樣運轉,是因為美國作為全球第一經濟體的國家主權信譽做背書,再不濟的時候可以用自己最強大的軍力來加強這種保證。但是,數幣交易所憑什么這么玩?

    交易所其他資產端業務還有自營業務,比如從資金池里拿到這些幣后,在其他交易所或自家交易所做市場操縱和投機行為。其他資產端業務還包括數幣交易所所做的項目投資,過去幾年,幾乎所有數字資產交易所都建立了龐大的投資生態,這當中不乏很多空氣項目,很多歸零,因此空氣項目的投資也虧了很多錢,誰來承擔這些損失?資金池承擔。

    其實傳統銀行的資產端業務(主要是放貸)也會遭遇壞賬,巴塞爾協定III就做出了非常明確的安排,要求銀行滿足多級資本充足率的要求,來加強銀行吸收這些損失的能力,以及在遭遇清償性風險的時候的自救能力。但數幣交易所行業顯然沒有類似的安排。

    數幣交易所更夸張的是直接在自己的賬號里面寫上資產的數量參與交易,例如很多交易所所謂的「強行上幣」即是如此。我們不從道德層面去評價交易所這種行為,從銀行業務本質來考察,這相當于交易所(作為銀行)給自己放貸。

    記得前文說的,銀行通過放貸無中生有地創造貨幣。所以把交易所理解為銀行,這家銀行給自己放貸,它就擁有了這種隨意創造貨幣的魔法。傳統銀行監管早就理解了這種風險,因此全球銀行監管都嚴格禁止這種自融行為。

    但也有漏網之魚,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英國巴克萊銀行和瑞士銀行UBS都是通過這種自融行為創造出幾十億美元出借給自己所謂的投資人-來自卡塔爾的中東財團,后者用借入的資金作為資本金注入巴克萊和UBS,把他們從金融危機的泥潭拽出來。這兩項投資因其不合規和黑箱操作至今都未公布細節。

    雖然交易所的交易服務和OTC服務仍然是交易所主要的收入來源,但他們本質上都是以銀行為核心業務模式上面一個包裝而已。如果交易所不能憑空創造大量的資產,這兩項業務的收入不可能達到現在的體量。

    雖然缺乏交易所實際運營數字,但多方渠道了解到,大部分交易所資金池業務的直接收入已經超過其收入的一半。考慮到交易所豐厚的交易手續費和OTC服務費收入實質來自于其憑空創造資產的魔法,我們把交易所的本質視為銀行是合理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