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日,在由網易財經智庫——網易研究局、巨豐財經、金磚智庫CBGG和清泉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大型經濟
論壇——“中國經濟報告—Libra:
數字貨幣的未來還是潘多拉魔盒?”中的圓桌討論環節上,中閱資本總經理孫建波認為,數字貨幣就是游戲幣,不管起什么名字,其本質是公司信用。這種公司信用在現實生活中,有兩大存在的形態,一種是銀行,銀行用的是法定貨幣。另外一種就是各種各樣的購物網站,包括游戲的網站。
其實,數字貨幣本身并沒有特別之處,它的努力只是想把公司信用用來作為一個支付的價值標準方手段,當標價和支付在法定上不采用它的話,實際上是很難被普及的。
▲孫建波(中閱資本總經理)
太一云董事長鄧迪表示,Facebook做的非常巧妙的一點是將整個互聯網巨頭的生態都拉到Libra這個同盟中來了,完全借用了
區塊鏈的節點的模式。
Libra處于失控狀態,如果真的按照它原來的設計發展下去,包括業內的人都沒有辦法去預測究竟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
▲鄧迪(太一云董事長)
度小滿
金融區塊鏈負責人李豐認為,最開始了解到Libra的時候在想,為什么Facebook會壓到區塊鏈呢?和扎克伯格個人的經歷有關,這些互聯網的CEO只有扎克伯格是比較年輕的,其他的年紀比較大,所以他對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接受度更強。據猜測,他可能想通過這個東西,為公司找到一個新的增長點,或者是一個新的潛在的發力點。
可能從公司的角度來講,不用過度解讀,可是從區塊鏈整個行業來看,應該把Libra看成是區塊鏈行業的第三個里程碑,從扎克伯格自己的角度看,沒有那么偉大,或者說沒有那么無私,可能只是順帶推動了區塊鏈行業的發展,為公司找到下一個增長點,因為畢竟是公司就是為了利益,長遠一點有很多的錢,不是為了兩年三年必須要達到什么,五年十年肯定是為了公司的利益來做這個事情的。
▲李豐(度小滿金融區塊鏈負責人)
DFUND管理合伙人楊林苑表示,Libra這個東西大家都知道它是什么,但都說不清楚它是什么,有點像盲人摸象,從做
加密貨幣的經驗來說,Libra上面貼了很多的標簽,首先它是非主權貨幣,這可能是它最讓人覺得激動的一個要素。同時,它顯然是數字貨幣的一種,且屬于抵押型中的法幣資產抵押型的。
另外,他斷言,Libra在5年之內幾乎不可能推出來,因為Facebook他們不是摸著石頭過河,他們是抱著石頭過河,而且,最后成功的很可能不是Libra,但它打響了第一槍,這是意義所在。
▲楊林苑(DFUND管理合伙人)
知密大學發起人、
重慶工商大學區塊鏈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昌用的觀點是,Libra是一種密碼私人信用貨幣,是中心化的。它沖擊基于國家信用的法幣,所以面臨的監管問題非常嚴峻。
Libra的出現跟
比特幣的關系是非常大的,是比特幣打開了密碼貨幣這個潘多拉魔盒,Libra是放出來的“魔鬼”之一。
Libra和比特幣都是密碼貨幣,但有本質區別。Libra是中心化的,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去中心化才能生存于法幣壓力之下,中心化就難以超越最大的中心--主權。
▲劉昌用(知密大學發起人、重慶工商大學區塊鏈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以下為部分演講實錄:
主持人:謝謝主辦方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跟大家一起學習潘多拉魔盒打開之后到底是什么樣的東西——Libra。我在這里還是幫大家一起重新梳理一下,大概分這樣幾個維度,很簡單,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接下來我們要請每一位嘉賓用一句話來給Libra嘗試下一個定義,在您的認知中,它到底是什么樣的東西?未來有可能怎樣給它定性?我們請孫總先說吧。
孫建波:感謝,今天聽了大家的發言,特別是專家們的討論,深有感觸。我不是后背發涼我是非常清晰,以前人家問我什么是數字貨幣,我是數字貨幣就是游戲幣,我今天的觀點依然如此,不管起什么名字,本質是公司信用。這種公司信用在現實生活中,有兩大存在的形態,一種是銀行,銀行最后用的還是我們的法定貨幣。另外一種就是我們像各種各樣的購物網站,包括游戲的網站。在我的眼中,數字貨幣的本質就是一種公司信用,這種公司信用本身是很難在公司業務范圍之外實現支付的。如果說在公司業務范圍之外實現支付,就變成了類似于支付寶,類似于其他的一種支付手段。所以在我看來,數字貨幣本身并沒有特別之處,它的努力只是想把公司信用用來作為一個支付的價值標準方手段(音),正如剛才王老師所說的,這種努力會受到主權貨幣的狙擊,任何國家的支付可能都很難在大范圍內采取這樣一個公司貨幣的標價。當標價和支付在法定上不采用它的話,實際上是很難被普及的。比如說我們在中國買東西只能用人民幣支付,既然用人民幣支付無論用什么樣的手段都用人民幣,如果用比特幣支付本質上是以物易物。如果有人玩兒《王者榮耀》,里面的一個王者的權杖去換東西是一個道理。這么多年,我們一直在說的數字貨幣,不是貨幣的數字化而是數字符號的貨幣化,這種數字符號本身跟游戲幣沒有什么區別,在本質上實際上是一種公司信用,如果公司信用成為支付的基礎我覺得這條路應該還是走不通的。真正可以走通像是支付寶這樣的走到了先進的地步,這條路是正確的,無非是這個詞前后怎么看,到底是數字的貨幣化,還是數字符號的貨幣化,如果是數字符號的貨幣化,本質就是公司信用,跟貨幣沒有關系。
主持人:孫總核心的言論就是一個公司信用并不是貨幣。下面有請鄧迪鄧總。
鄧迪:我稍微有一點點不同的意見,因為我覺得如果說Facebook做的是公司貨幣的話,不會引起全球這么大的關注,剛才孫總有一點說的是對得,如果是一個公司信用,本質上是沒有辦法跳出公司覆蓋的范圍的。但這次Facebook做的非常巧妙的一點是,將整個的互聯網很多巨頭的生態都拉到Libra這個同盟中間來了,這是完全借用了區塊鏈的節點的模式。區塊鏈節點的模式,是一種超乎公司組織形式的方式,是更加地超越了股權的范疇,超越的大家之前的一些組織形式、
聯盟和托拉斯的范疇,是通過區塊鏈信用的機制,形成了一個廣泛的聯盟。也就是因為聯盟的屬性,才引起了大家的非常大的關注。
所以我覺得,第一跟以前的物種還是有一些不同,不是我們之前說的騰訊的Q幣,或者是阿里的支付寶、微信支付,不是這些東西,如果是這些東西就沒有必要討論了。第二,他們也是IT的巨頭挑戰傳統的華爾街金融勢力的大的嘗試。這個嘗試對我們大家不一定是好事,管教授說這些人沒有反洗錢的經驗,可能也沒有金融系統運行的經驗,設計出來的時候不管不顧干了再說,其他領域可以這么搞,可是金融領域會造成非常大的蝴蝶效應,我們不知道在全世界哪些地方造成混亂,之前的這幫互聯網巨頭在推行他們服務的時候,像推行Uber和滴滴,管你當地的情況先干了再說。金融這么干會不會引起地區的一些不安的因素?我們都知道,二次世界大戰、一次世界大戰都是偶然的因素引發的。我希望Libra這個事情確實是值得我們一定要跟進,一定要研究。第二完全這是一個失控的狀態,如果真的按照它原來的設計發展下去,包括業內的人都沒有辦法去預測究竟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
主持人:李總。
李豐:今天聽了各位領導的講話,我是做技術出身的,所以我更多會從技術的角度來談。我們最開始了解到這個東西的時候都在想這個問題,為什么是Facebook,那么多傳統的互聯網公司和軟件公司,如果我們想了解Libra,基礎的角度一定要理清楚Libra在這個時間點為什么要提出這個東西,因為主網還沒有上線,只是有一些代碼測試網絡。我們總結起來,一方面跟Facebook當年的狀態有關,我們知道從2017年甚至是更早的時候,Facebook面臨著隱私和數據的各種官司,他們發的財報也不是很好,很大一部分是被罰款,被歐洲、美國罰款,其實他們的公司也面臨著情況。從公司發展的情況來看,當公司面臨情況之前,或者是即將面臨情況的時候,他們總會有辦法找到下一個增長點。比爾蓋茨說,微軟的倒閉永遠只有100天,對互聯網公司也是一樣的,危機感也是非常強的,他們會尋找下一個增長點,比如說現在說的比較多的5G、
人工智能,為什么Facebook壓到區塊鏈呢?和扎克伯格個人的經歷有關,你可以看到這些互聯網的CEO只有扎克伯格是比較年輕的,其他的年紀比較大。所以他對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的接受度更強。我們猜測,他可能想通過這個東西,一方面為公司找到一個新的增長點,或者是一個新的潛在的發力點,所以我們從這個出發點來看,Libra的一些技術特性就很明確了,錨定的目標很明確,我們后面壓注于US做企業級的操作系統,現在看到不是那么回事,US現在已經發展得沒那么好了,僅僅關于支付這個點,是他為整個的公司和下一波找一個很好的發展的方向。我認為,可能從公司的角度來講,不用過度解讀,可是從區塊鏈整個的行業的解讀,是區塊鏈行業的第三個里程碑,把Libra看成第三個里程碑,從自己的角度,沒有那么偉大,或者說沒有那么地無私,為全人類做貢獻,可能只是順帶推動了區塊鏈行業的發展,為公司找到下一個增長點,因為畢竟是公司就是為了利益,長遠一點有很多的錢,不是為了兩年三年必須要達到什么,五年十年肯定是為了公司的利益來做這個事情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