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您的觀點是第三代
加密貨幣Libra如何定義?
李豐:它整個的方案看起來是便于落地的,我們看到現有的一些
區塊鏈或者是
數字貨幣的發展不是那么容易落實的,有很多的炒作,為什么他錨定一兩個貨幣,就是為了讓它穩定和更容易落地。
主持人:我們放在接下來的一輪討論中,有請楊林苑楊總談一下自己的觀點。
楊林苑: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和專家今天學了很多,我發現,Libra這個東西大家都知道它是什么,但都說不清楚它是什么,有點像盲人摸象,從我們做加密貨幣的經驗來說,Libra上面貼了很多的標簽,首先它是非主權貨幣,這可能是它最讓人覺得激動的一個要素。同時,它顯然是數字貨幣的一種,數字貨幣里面的穩定幣,其實有不同的形態,有算法型的有抵押型的,它屬于抵押型中的法幣資產抵押型的。所以,Libra并沒有在技術上包括機制上有那么多的創新,為什么橫空出世以后,包括聽證會引來了這么廣泛的關注呢?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是它打開了一種想像,大家發現貨幣的非國家化,包括剛才張所講的,我們有沒有進一個混合貨幣的時代,這個大家意識到趨勢的力量,我覺得可怕的不是Libra,可怕的是趨勢。我幾乎可以斷言,Libra在5年之內推不出來,因為他們不是摸著石頭過河,他們是抱著石頭過河,5年之內幾乎不可能推出來。我覺得最后成功得很可能不是Libra,但它打響了第一槍,這是意義所在。
主持人:劉昌用劉主任。
劉昌用:關于Libra的定義,我前兩天發了一篇文章叫《貨幣的形態:從實物貨幣到密碼貨幣》,梳理了隨著技術的發展貨幣的確權和流通的方式不斷地發生演變,從實物貨幣、記賬貨幣、電子貨幣、數字貨幣、虛擬貨幣到密碼貨幣整個的過程。對Libra也做了界定,我認為Libra是一種密碼私人信用貨幣。它首先是一種密碼貨幣,所謂的密碼貨幣就是用非對稱密碼技術進行確權和交易的貨幣形態,這是純技術性的。
密碼貨幣可以有很多種,
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密碼貨幣,Libra也是一種密碼貨幣,但它是私人信用貨幣,有點像哈耶克在《貨幣的非國家化》里所說的私人信用貨幣。當然它是公司,即便它建立了
聯盟,錨定錨定一籃子法幣,由一籃子資產的抵押,這都不能改變它信用貨幣的本質,所以我認為Libra是一個密碼私人信用貨幣。
對Libra的前景,它剛出來的時候我就發了一條微博,提了一個問題,我說“私人貨幣沒有盛行,是因為缺乏發幣的技術嗎?”,或者說,哈耶克《貨幣非國家化》發表這么多年都沒實現,是因為沒有區塊鏈這個技術嗎?應該不是,關鍵是制度問題,也是市場的選擇,私人信用貨幣相對于國家信用貨幣,貨幣的信用基礎顯然處于劣勢。
我很同意張老師的觀點,我們應該根據技術的發展動態地看待貨幣形態的發展,而不應把貨幣的一種形態看做一成不變的本質。我也贊成管司長的觀點,Libra想成熟發展起來并不容易。他錨定美元反而簡單一些,錨定一籃子貨幣,抵押一籃子資產,就使得其性質和運營變得非常復雜和難以合規。
但是,我也認為,Libra是密碼貨幣的重大創新。密碼貨幣最早成功的是比特幣,后來人們發現可以發
token,這完全是私人信用貨幣了。有了token之后,又有了USDT,它是一種token,但里面加了錨定美元的性質,這就讓它成了美元衍生的貨幣供給。我也沒有想到Libra這種形態的出現,這又是一個重大的變化。迄今為止,密碼貨幣發展的歷史上我們看到了四個階段,比特幣等去中心化密碼貨幣,基于私人信用的token、USDT、Libra。我前兩天寫了一篇文章《Libr:前途未卜的密碼貨幣重大創新》主要表達了這樣的觀點,Libra是密碼貨幣重大創新,但短期監管問題很難解決,長期內部博弈會非常復雜,成功的難度非常大。
主持人:我們可能會面臨國際化很多的問題。
管濤:美聯儲開始是沒有反對的,而是聽證會之前表示反對的。
劉昌用:實際上Libra的出現跟比特幣的關系非常大,之所以在這個時點上出現Libra,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比特幣出現以后,區塊鏈的技術的發展產生了聯盟鏈技術,為Libra提供了技術條件。第二個原因是比特幣等去中心化密碼貨幣打破了法幣控制的貨幣市場,為Libra的嘗試提供了機會。銀行業早期出現的私人信用貨幣在市場發展中,最終絕大部分都被中央銀行發行的法幣所取代,形成現在的法幣制度。在央行控制的貨幣體系中,法幣沒有給私人信用貨幣留出生存機會。但是,去中心化的比特幣的出現,它用自下而上的方式,打破了傳統的法幣體系。雖然體量還不夠大,但已經打破了法幣的完全壟斷,后來還有了token、usdt等。借助于去中心化的貨幣體系,這些密碼貨幣已經能夠突破主權壁壘,在世界范圍內流通。在這種情況下,Facebook才有膽量或者說才有能力來推進超主權的密碼私人信用貨幣。如果沒有比特幣打破原來的法幣界限,Libra應該是提不出來的。我覺得這是一個重大的影響。
我們的研討題目說Libra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實際上是比特幣打開了潘多拉魔盒,Libra是后來放出來的“魔鬼”。
談到Libra對比特幣的影響,首先談談我對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密碼貨幣的三個分類:第一大類是密碼共識貨幣,就是用非對稱密碼技術和和分布式共識建立起來的密碼貨幣,特點是去中心。它發展比較慢,不像Libra,一開始規模就那么大。但是,由于去中心化,想要殺死它很不容易,這是比特幣出現10年后帶來區塊鏈的浪潮的根本原因。
第二大類密碼貨幣我成為密碼私人貨幣。就是像Libra這樣的私人信用加了密碼技術來實現的密碼貨幣,剛才已經講了。
第三大類是密碼法幣,也就是用密碼技術或
區塊鏈技術改造的現行法幣系統,也就是所謂的“央行數字貨幣”。借助于比特幣,不少央行發現密碼技術所改造的貨幣系統確實有很大的優勢,能節約成本、提高效率,安全性也有所提升,所以央行也在推進密碼貨幣。但央行推進的,不可能是去主權或超主權的,只能是主權貨幣。密碼化改造之后的法幣我們就成為密碼法幣了。
我認為,未來的貨幣體系一定是密碼貨幣,但占主導的究竟是密碼共識貨幣、密碼私人貨幣,還是密碼法幣,還是三種長期并存,現在還不好說,他們各有各的特征,各有各的市場,都有可能成功。
Libra是密碼私人貨幣,它是和比特幣有重大的區別的,是帶私人信用的,是中心化的。中心化就帶來一個關鍵問題:在跟法幣抗衡的時候處于劣勢。不管小扎、Facebook多么地強大,主體仍要在一個國家,小扎要有國籍,主權會給中心帶來很多繞不開的障礙。
比特幣等密碼共識貨幣的根本優點就是去中心化,沒有中心,就很難殺死。去中心化的密碼貨幣的威脅一生出來就是能夠抵御外部的沖擊。目前看,它的最大實際上是內部的問題,就是比特幣在發展的過程中自己出現的技術問題、社會問題、政治問題等。一個全新的、這么重要的貨幣體系,又是采取去中心化的方式來組織,不可能一出現就是完善的,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內部的經濟博弈、政治博弈、社會問題會不斷涌現,這些才是去中心化的密碼貨幣需要面對的真正難題。
主持人:它有很多天然的bug,應該是難登大雅之堂的。劉昌用:中本聰原來的框架未必能解決已經和將要出現的所有問題,目前密碼共識貨幣的發展還是早期,未來應該還有三四十年的時間探索和完善,現在還不能判斷各種密碼貨幣未來究竟會怎樣的格局。但是,我們決不能忽視比特幣這樣的去中心化密碼貨幣。2014年央行開始研究數字貨幣,也是因為看到了這個技術帶來的威脅,所以我們要推出央行貨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