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不開監管,現階段不可能代替法定貨幣
新京報:Libra落地后會不會對法定
數字貨幣有沖擊?馬庫斯在聽證會上一直強調其競爭對手不是法幣,而是支付寶、微信。
互金行業權威人士:首先,Libra的出現將會深刻改變國際貨幣體系,調整世界
金融格局,加劇貨幣競爭。一旦Libra廣泛使用,那么將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Libra實際上對現有的貨幣制度形成了挑戰,尤其是對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形成了挑戰。
同時,監管難度大,Libra提出要幫助10多億沒有銀行賬戶的人進入全球金融體系。由于
加密貨幣仍處于監管灰色地帶,且去中心化的加密貨幣極易被犯罪分子利用等。近年來,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是全球重點關注的問題,但這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需要多維度的解決方案。數據擁有者(用戶)需要在使用便捷與犧牲隱私之間找到平衡,數據使用者(企業)在獲得用戶數據后更應在提供服務之余,對數據的過度使用保持節制。
從根本上來說,Libra仍然只是一種在特定網絡社區或商圈內使用的專用代幣,既然是代幣,那么它與法定數字貨幣并存的可能性并不太樂觀。不管虛擬貨幣會不會形成與法幣并存的格局,只要它以貨幣的姿態出現,與法定貨幣形成替代關系,就始終繞不開監管問題。
Libra的目標之一就是,以最低成本為游離在銀行系統外的10億人提供在線商業和金融服務。這無疑增大了監管難度,勢必在推廣過程中引來各國金融監管機構更為嚴密和嚴厲的監管。至少在目前的條件下,一種不受各國政府監管的“全球貨幣”是不太可能在全球各國通行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和5G時代的到來,“數字化生態”大勢所趨,未來數字貨幣或將是現實的必然選擇。也許在未來,真的會形成法定數字貨幣和少數數字穩定幣并存的格局。
黃震:Libra發行繞不過主權國家的坎。基于世界性的數字化潮流,可能需要一種世界性的數字貨幣。主權國家現在也在思考這個問題如何應對。Libra發行,對主權國家的數字貨幣構成了沖擊,所以它不僅是針對像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這種支付機構,更重要的是它導致一種金融基礎設施,那就不僅是發幣或者支付功能,還包括清算、結算等這一系列功能。
特朗普在推特上充滿火爆色彩的言辭,確實對Libra的發幣有非常大的沖擊影響。因為當前各主權國家的政府、國會、貨幣當局,是基于整個國家的信用而發行的法幣,從而產生巨大的財政金融效應。整個國家經濟運行,如果離開了法幣,就無法想象,尤其是美元。如果Libra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新的替代性貨幣,可能確實像美國國會議員說的,會沖擊美國的貨幣政策和美元的地位,也就會沖擊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影響到美國在全球經濟鏈條中目前處在頂端的地位。
目前,超大型科技企業的不斷擴張而形成的壟斷,已經出現了。美國目前還是基于已有的法制提出要求,比如特朗普要求Libra發行,要申請銀行牌照,想經營支付有關業務,就要得到監管的許可。這也就是目前其發幣計劃暫時難以推進的原因。比如中國所有的金融業務都需要納入監管,并且必須實施牌照管理。
陳文:Libra直接觸及的是個人和企業部門,在跨境支付結算領域具有比較大優勢。美國的移動支付的便捷性是遠遠不如中國的。在支付寶、微信支付已經非常方便時,Libra在中國作為支付結算工具的發展空間并不大。
像這樣的互聯網巨頭,騰訊、阿里也都有相當規模的用戶數,如果這些全球的互聯網巨頭都發行自己的虛擬數字貨幣,就會替代法幣的應用場景。比如,阿里發行了數字貨幣,肯定優先讓淘寶、支付寶的用戶去使用。這意味著,如果對巨頭發行加密數字貨幣不加限制,也有可能就會形成主流國家、價值比較穩定的法幣和這類加密數字貨幣共存的狀況。在一些通貨膨脹特別嚴重的國家,老百姓不愿意去用法幣,但是因為美元的兌換被管制住了,就可能會去使用像Libra這種加密數字貨幣。如果當地政府沒有好的手段管制,有可能有法幣會被沖擊掉。
武長海:互聯網公司發行虛擬貨幣,無論在美國還是在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在現有國家治理模式下,都不可能沖擊或者代替法定貨幣。
加密數字貨幣尤其是Libra為代表的穩定幣不能也不可以代替法定數字貨幣,法定數字貨幣是紙幣的替身,是由央行發行的,一般的加密數字貨幣本身不具有貨幣功能,政府不可能把貨幣發行權拱手讓給一家企業,這個想法在長時間內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在
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不斷發展下,企業發行的虛擬貨幣會在局部代替貨幣的功能,這是人類不能阻止的發展規律,在現階段討論加密數字貨幣代替法定貨幣是不現實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