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應該在有效預警、防控風險的前提下支持鼓勵創新
互金行業權威人士:數字貨幣能使交易活動更加高效,而且成本更低,能見度更高。若能對其進行有效監管,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可以給數字貨幣市場帶來很大信心。
央行數字貨幣利率可能會成為一種新的貨幣政策工具。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央行政策利率對中長期信貸利率的傳導,增強央行對銀行存貸款利率的控制力。另一方面,數字貨幣和法幣的貨幣政策可以不同,如法幣涉及零利率下限,可以有非常少但必須是正的利息,但數字貨幣可以有負利率,打破零利率下限約束,釋放貨幣政策空間,這樣對經濟刺激作用會更大。
黃震:央行要發行數字貨幣的想法,在周小川任人民銀行行長時,就已經部署了,并且成立了數字貨幣研究所,也具備了基本條件。但數字貨幣用什么技術支持,以及定位是什么,還沒有定下來。
金融基礎設施的改造、升級要時間,難度也很大。央行肯定要支持可以掌控的機構來參與,民營企業可能很難參與。
我的建議是,監管不能因為害怕風險而消滅創新,應該在防控風險或者說監測,以及有效的預警、防控風險的前提下來支持鼓勵創新,這才是我們國家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正確道路,正確做法。最近這幾年以防風險為由,我們出臺了一些政策,可能是傷害了創新。希望通過Libra發行的計劃,讓我們的監管,我們的政策有所反思,有所調整,有所優化。
陳文:央行的數字貨幣應該可以算是基礎貨幣的補充。但是像以前央行發行基礎貨幣,要最終投放到市場,實際上是必須通過銀行做渠道商,銀行微觀主體做一個渠道,但是像數字貨幣的發行,可以直接面向普通老百姓和非營企業,少了傳導環節。
武長海:目前討論法定數字貨幣為時尚早。我們對外界的新鮮事物總是一驚一乍的,為何?因為我們沒有從戰略上真正深入研究數字貨幣化的一系列問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