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Libra能成為“超主權貨幣”嗎?
美國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的
數字貨幣Libra(又稱“天秤幣”),自公布白皮書及技術文本以來,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業界多方激烈探討。
此次Facebook聯合萬事達、Visa、PayPal、Uber等27家大型商業公司達成合作,發行針對支付領域的數字貨幣Libra,在美國國內并不是一片叫好聲,而是迅速收到了一片憂心忡忡,理由是會對27億Facebook用戶、交易者和投資者帶來隱私、交易和國家安全的風險。
問題是:Libra是否真的有這么大的顛覆能力呢?
Libra白皮書6月18日宣告,將為27億社交用戶及無法享受便利普惠金融的群體,建立一套全球貨幣和金融基礎設施體系,為數十億人提供簡單的、低波動性、無國界的貨幣和廉價資本服務。
該體系的總部設在瑞士,旨在幫助Facebook建立一個全新的、與傳統貨幣政策和美元相抗衡的全球金融體系。
這么大的金融夢想,使得Libra一經曝光,就收到了監管的憂心忡忡。
7月10日,美聯儲主席公開表示,如果在16日召開的針對用戶隱私相關的聽證會上,Facebook無法對立法者和監管機構給出令人滿意的回答,Libra項目將無法允許繼續進行。Facebook公司在聽證會前表示,在監管方面的擔憂得到解決前,將不會推進其
加密貨幣項目。
7月16日,Libra項目負責人馬庫斯在美國參議院聽證會舉行前表示,“Libra的目標是開發出一種安全、低成本的方式,讓人們有效地在世界各地轉載資金,從而成為當前金融系統的替代方案。Libra無意與任何主權貨幣競爭,或進入貨幣政策領域。”
這與Libra問世之初所聲稱的“將在場景上可替代貨幣職能,成為一個全球化數字貨幣”相比,措辭上已經開始“服軟”了。
但是,Libra雖然具備應用場景,但本質上屬于加密貨幣及代幣范疇,終將面臨被監管的命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