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ra抓住了
金融領域的兩大痛點,一是傳統貨幣不穩定(這與
比特幣相同);二是傳統金融服務成本高,特別是國際匯兌成本高,普惠金融供給嚴重不足。
針對第一個痛點,Libra沒有像比特幣那樣通過控制發行量來達到穩定幣值的目的,因為那種說法內在邏輯上根本就不成立。Libra是通過一個傳統貨幣組合計價的方式來解決幣值穩定問題,這完全可行,也非常容易理解,因為匯率波動就是各種貨幣之間相對價格的變動,把多種傳統貨幣按一定比例建成一個組合,波動相互抵消,組合就可以保持基本穩定,這與國際貨幣基金創設SDR思路是一致的,如果組合中再加入黃金、可信的政府債券等資產,那么,它不僅能消除國別貨幣波動的風險,它與商品之間交換比率也可能更穩定,即以Libra標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將更穩定,不易發生通脹或通縮。
針對第二個痛點,解決的辦法是技術,網絡和
區塊鏈可以大幅降低交易成本,砍掉傳統金融機構索取的高昂服務費用,這點很好理解,也沒有太多爭議。
更重要的是,Libra不僅基于一個資產組合來計價,而且還以這個資產組合為自己的儲備,這是它與比特幣們的本質區別。比特幣們都是憑空捏造的,沒有任何儲備支撐,它所對應的只是想象中的代碼,這些代碼與月球和火星上的地塊性質完全相同。Libra則以100%真實資產儲備為后盾,是什么意思呢?我們可以通過兩個例子來理解。一是早期商業銀行發行的銀行券是現代貨幣的前身,當你存入一兩白銀到銀行,它就給你一張票面一兩白銀的憑證,在這種完全儲備制下,根本不需要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就可以發行自己的貨幣(銀行券)并擁有100%的信用度。二是
香港的聯匯制,發鈔銀行每發行一張港幣必須向貨幣當局提交等值美元的準備,香港市面上的紙幣不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而是由三家商業銀行發行的,當然,聯匯制下也不存在中央銀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