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以來,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政策機制日臻完善,管理環節逐一打通,預期目標基本實現,充分驗證了碳市場機制促進“直接減排”和“定價激勵”的雙重作用。在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碳市場機制已充分發揮出不同于行政手段的創新效能
碳中和是一場綠色革命。面向碳中和的未來能源,亟需一系列顛覆性、變革性能源技術作為戰略支撐。未來能源變革從供給側角度來看,關鍵是電力零碳化、燃料零碳化。作為化學儲能的重要形式,利用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取可再生燃料,包括氫、氨和合成燃料等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要求,加快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5月29日,生態環境部召開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副司長蔣火華、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王菊英出席。《2022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和《2022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全國生態環境質量保持改善態勢,年度改善目標順利完成
2023年6月全國碳市場履約使用中國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的買入價格預期為53.19元/噸,賣出價格預期為56.12元/噸。
全國首個“燃氣產業鏈碳中和數據庫”和“燃氣行業雙碳智庫”,亦是行業首個“燃氣行業碳中和/碳減排能力建設中心”,其總部設于深圳羅湖區,以減排途徑研發為主要任務;對外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如碳盤查、碳減排咨詢、課題研究等服務)
日前,歐盟理事會就“碳邊境調節機制”的整體方案達成一致,國內出口型企業及部分出口商品也將直面“碳關稅”貿易壁壘。研究院成立后,將與行業龍頭合作破局,對全面推進碳金融創新、碳資產管理,助力政府和企業進行低碳轉型重要非凡。
和碳交易不同,由于碳稅屬于稅法框架下的內容,相對穩定,短期不會改弦更張,往往有更高的制度穩定性。碳稅是一個事先確定的固定碳價,好處是市場主體因此可以對減排技術研發、投資形成一個比較穩定的收益預期,這有利于企業促進創新、據此調整生產進行長
全球主要碳市場成交量分化,英國大漲,歐盟和韓國回落。2023年5月,全球主要碳市場成交量出現分化,其中歐盟碳市場5月日均成交量環比減少15.2%,市場持續低迷;英國碳市場5月日均成交量環比上漲20.12%,市場保持活躍;韓國碳市場5月日均成交量環比減少5.83%,市場有所收縮。
從絕對價看,5月收盤價從34.58美元/噸跌至33.94美元/噸,累計下跌1.85%。下半月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減排項目的推出向市場釋放出積極信號,推動碳價連續四個交易日上漲。
從絕對價看,5月收盤價從1.16萬韓元/噸跌至1.15萬韓元/噸,累計下跌0.86%。本月韓國碳價以月中為界,呈現出先升后降的倒V走勢。由于韓國政府宣布取消原定于履約期限前的碳配額拍賣,并且將于2024年前實施清潔氫標準,上半月韓國碳價持續上行;然而在下半月,韓國碳價迎來8連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