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蘇、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等多重戰略和政策目標相互疊加,如何在諸多目標之間統籌協調、在推進落實中安排好銜接次序,成為熱點問題。“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化石能源依然重要。因此,在此期間,化石能源與非化石能源需協調互補,先立后破,構建有韌性的能源體系
最近“碳”的話題比較火爆,一瞬間成為行業主流價值觀,大有不談碳就無增長、就無未來可言。物流行業的碳也成為當下核心話題,按照有關統計數據,交通運輸行業碳(包括營運、非營運)排放占全國2021年總體排放11%
CCS(Carbon Captureand Storage)指碳捕集和封存,是將二氧化碳從工業或相關能源的排放源(大型發電廠、鋼鐵廠、化工廠等排放源產生的二氧化碳)分離出來,輸送到一個封存地點,并用各種方法儲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氣中,使二氧化碳長期與大氣隔絕的一個過程
5月27日,在中國平安成立35周年的司慶表彰活動上,平安集團宣布正式上線覆蓋30萬員工的碳賬戶平臺,升級集團"1+N"碳賬戶體系,持續深化綠色運營、助力社會綠色發展。據悉這是金融保險業內首個覆蓋全體員工的碳賬戶系統,每一個平安員工碳賬戶
通過區塊鏈打造企業碳盤查與主要產線產品及其生態鏈企業的碳足跡,為企業主體構建了鏈上可信碳賬本。一方面,通過與企業ERP(企業資源計劃)打通實現原料、生產過程、電力、蒸汽等多維數據采集,可結合盤查服務。另一方面,實現企業產線產品的碳足跡核算與追溯
根據核聚變工業協會(FIA)的調查,核聚變發電的公司需要花費70億美元才能實現并網發電。IFA負責人Andrew Holland表示,盡管聚變發電還需要15年以上,但供應鏈公司需要進行投資,以及時擴大規模。
在德國承諾提供數億歐元的公共資金后,歐洲最大的電池制造商Northvolt決定在德國建造一家新工廠。Northvolt此前曾表示,除非歐盟與美國提供的補貼相匹配,否則它將專注于在美國投資建廠。
歐盟國家正在討論制定一個新的能源轉型目標,即到2030年歐盟42.5%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高于之前32%的目標。但是,由于擬議中的目標將核能產生的低碳氫氣排除在可再生能源以外,法國表示不會支持該計劃,因此該協議被推遲。
七國集團和歐盟計劃禁止在俄羅斯停止供應的管道上恢復進口俄羅斯天然氣。此舉對天然氣供應幾乎沒有直接影響,因為俄羅斯已經削減了對歐盟的天然氣出口。但西方領導人試圖借此繼續限制俄羅斯的能源收入,以施加經濟壓力解決烏克蘭沖突。
一家經營太陽能光伏應用“現收現付”(Pay-as-you-go)模式的非洲公司M-Kopa籌集了超過2.5億美元,是非洲大陸有史以來最大的科技初創企業籌款。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M-Kopa還運營著電動摩托車融資試點項目,該公司表示,這筆錢將幫助其擴張并每月獲得多達10萬名客戶。
由于開發商可以從現有的基礎設施和勞動力中受益,人們越來越有興趣將以前的煤電廠改造成凈零項目,英國一座以前的燃煤發電廠正在改建為一個新電池項目的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