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24日,石景山區生態環境局聯合社區、學校開展了多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宣傳活動,面向不同群眾有針對性地開展生物多樣性科普宣傳,倡導公眾共同呵護自然,保護生物多樣性。
今年的“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門頭溝區生態環境局聯合區教委、區科協、百花山管理處等單位,共同開展“生態環境進學校、進社區”、線上有獎知識問答等多場主題宣傳活動,廣泛介紹門頭溝區生物多樣之美,倡導更有利于野生動植物保護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引導公眾自覺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并參與到實踐中來。
5月22日,房山區生態環境局聯合房山區農業農村局、北京燕山威立雅水務有限責任公司和西潞街道北潞園社區先后在牛口峪濕地公園和北潞園社區廣場舉辦以“從協議到協力:復元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向廣大群眾科普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宣傳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和相關法律法規。倡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用實際行動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倡導者、行動者和傳播者。
5月22日,大興區生態環境局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進公園”“進校園”“進社區”“進村莊”系列宣傳活動。通過普及環保知識,發放相關宣傳品,開展專題講座等形式,提高了社會各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自覺性和參與度,讓保護生物多樣性成為公民自覺行動。
5月22日,通州區生態環境局攜手多家單位和公益環保組織,面向全區小學生組織開展第二屆“美麗運河畔多樣生物圈”小學生生物多樣性主題觀鳥比賽。活動為實地趣味觀鳥賽,引導廣大青少年身體力行地關愛自然、保護環境。本次活動總計觀測到鳥類58種,其中包含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鳳頭蜂鷹、日本松雀鷹、紅隼、紅腳隼和燕隼等珍稀鳥類。
5月22日,順義區生態環境局邀請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自然解說員張亞瓊老師走進北京市牛欄山實驗小學,為學校百余名師生帶來了一堂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課程。通過課堂互動,激發了同學們熱愛自然的意識和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積極性。
2022年,昌平區生態環境質量指數為68.8,連續六年上升,生態環境狀況持續向好,生態系統格局整體穩定,監測到的獸類有貉、豬獾等20類物種,幾乎囊括了北京現存所有大中型獸類;尤其是中華斑羚、豹貓、勺雞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現身十三陵地區,標志著淺山區與深山區已經形成了暢通的生態廊道。
近日,密云區在白河城市森林公園舉辦主題宣傳實踐活動,普及生物多樣性知識,營造共同關心、支持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濃厚氛圍。
5月22日,懷柔區生態環境局的工作人員走進社區、企業、景區,以發放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手冊、環保布袋、近距離解答生態環境保護疑惑等形式,向公眾普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介紹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引導公眾積極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地球家園貢獻力量。
據易碳家了解到,到2030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面積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能、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
據易碳家了解到,碳交易機制的優點:一是減排明顯,其施行總量控制,只要市場有效運行,總量控制目標就能實現;二是參與靈活性強,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選擇減排或者購買配合;三是政策出臺、調整不涉及立法,程序簡單;四是能夠吸引銀行、基金和企業參與
據易碳家了解到,碳金融是指服務于旨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各種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動,包括碳排放權及其衍生品的交易和投資、低碳項目開發的投融資及其他相關的金融中介活動。主要類型包括:碳配額和碳減排量的質押融資和回購融資;碳基金;碳債券;利用各種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