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易碳家了解到,各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完成2022年度發電行業碳排放核查工作后,通過管理平臺分別計算本行政區域內納入配額管理的所有發電機組2021、2022年度應發放配額量和應清繳配額量,審核確認2021、2022年度重點排放單位實發配額量
據易碳家了解到,配額缺口率在10%及以上且確因經營困難暫時無法完成履約的重點排放單位,可向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請預支2023年度部分預分配配額完成履約,預支量不超過年度配額缺口量的50%,預支配額僅可用于當年度本單位的配額履約
由于需求疲軟和持續的市場不確定性,新西蘭碳配額周三觸及 20 個月低點,盡管觀察人士認為政府最近的政策變動可能預示著未來市場狀況的改善。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 國家能源局關于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核發及自愿認購交易制度的通知【發改能源132號】建立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自愿認購體系。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交易制度是完善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和創新發展機制的重大
碳中和作為一種綠色發展新范式,因應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這一提法。國際環境法上的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是各國實現碳中和的基石理論,這一理論的重要實踐突破來源于《巴黎協定》第6條設定的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條款。
SCF計劃在2026年設立,旨在確保氣候轉型公平且具有社會包容性,將幫助小型企業和家庭應對新措施帶來的更高燃料成本,特別是受能源和運輸資源短缺影響的弱勢家庭、微型企業和運輸用戶。
歐洲議會此次通過的一攬子氣候法案,使得歐盟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更加具體化。 根據ETS法案,到2030年,歐盟碳排放量將比2005年減少62%,這比之前43%的減排目標有了大幅提高。同時,計劃到2034年逐步取消針對歐盟內部企業的免費碳排放配額。
取決于各大經濟體能否實現脫碳。數十年來,廉價的化石能源促進了經濟的蓬勃發展。化石能源之所以便宜,是因為燃燒化石燃料對環境的外部效應長期不受重視。隨著國際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越來愈強烈,碳價的上浮會逐漸的削弱化石能源的競爭優勢
碳衛星遙感是客觀反映碳源和碳匯的精準監測唯一手段,一條新的技術路線,可得到最接近真實的碳排量數值。碳星座大數據解決雙碳碳匯、碳源盤查、碳減排監管中存在的數據不完善、客觀性差、精準度低、成本過高和實時性差等核心問題。協助各地區摸清雙碳減
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我國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
據德新社報道,歐洲議會近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以多數票通過了3項主要氣候法案:碳排放交易體系改革(ETS)、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價值高達867億歐元的社會氣候基金法(SCF)。歐盟理事會已投票通過了CBAM,這標志著該法案
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進入新發展階段后我國面臨的一個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