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立了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規模最大的碳市場,截至2023年6月30日,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2.37億噸,累計成交額109.12億元,有效提升了企業減排意識和能力。低碳試點示范和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工作不斷推進,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持續增強,全社會綠色低碳意識不斷提升
7月11日下午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的意見》。會議指出,要把穩工作節奏,統籌好發展和減排關系,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科學調整優化政策舉措
根據生態環境部《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規則(試行)》(公告2021年第21號)的規定,交易機構應建立信息披露與管理制度,并報生態環境部備案。交易機構應當在每個交易日發布碳排放配額交易行情等公開信息,定期編制并發布反映市場成交情況的各類報表。
可以通過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官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交易數據”(https://www.cneeex.com/qgtpfqjy/jysj/)查看歷史交易行情,或通過“全國碳交易”微信公眾號查看歷史交易行情。
可以通過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官網—“市場行情”—“全國碳市場行情”了解每日發布的實時交易行情,或通過“全國碳交易”微信公眾號查看每日交易行情。
7月7日,生態環境部對《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公開征求意見,在幾次延期之后,終于啟動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CCER)市場重啟的進程。自2017年CCER簽發暫停之后,擁擠在閘門之外的眾多減排項目都期待著CCER的再次開閘
目前《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共分為8章46條,從自愿減排項目審定與登記、減排量核查與登記、減排量交易、審定與核查機構管理等環節,規定了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及其相關活動的基本管理要求,明確了各市場參與主體權利和責任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生態環境部組織起草了《管理辦法》,以及項目設計與實施規范、審定與核查規則等配套管理制度,將在充分征求各方意見的基礎上陸續予以發布。二是公開征集遴選項目方法學。生態環境部以“開門決策”的方式向全社會公開征集自愿減排項目方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