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在數字貨幣暴漲的推動下,區塊鏈領域戰火正旺。無數傳統互聯網從業者、VC、甚至實體企業老板們,前赴后繼地奔赴區塊鏈戰場,試圖抓住早期紅利,分得一杯羹。
區塊鏈技術打破了兩個“難題”:供應鏈多級企業間信任傳遞問題、貿易端和資金端信息數據不可信問題。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我國中小企業數量約為37.6萬戶,占企業數量比例高達98%;在吸納勞動力方面,2017年,中、小型企業從業人員數量分別為
傳統供應鏈金融模式無法完成信用的穿透,區塊鏈就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供應鏈金融為什么需要區塊鏈?它自身存在哪些痛點?而區塊鏈技術又能為它帶來哪些解決方案呢?
區塊鏈的各類特性提供信任機制,具備改變金融基礎架構的潛力,各類金融資產,如股權、債券、票據、倉單、基金份額等都可以被整合到區塊鏈賬本中,成為鏈上的數字資產,在區塊鏈上進行存儲、轉移、交易。
據了解,供應鏈金融是銀行將核心企業和上下游企業聯系在一起提供靈活運用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一種融資模式。供應鏈金融是一個新興的、規模巨大的存量市場。
基于已有的金融優勢,豐收科技已經形成覆蓋上游融資平臺“豐收E鏈”、中游核心企業或資金方的“豐收E鏈OEM”、下游B端的信用融資產品“豐收E融信”,產品打通全鏈條。
日前,由京東金融研究院和工信部下屬中國信通院云計算和大數據所共同撰寫的《區塊鏈金融應用白皮書》顯示,區塊鏈可以應用在包括資產證券化、保險、供應鏈金融等10個典型的金融場景。
區塊鏈技術緣起于比特幣的興起,被譽為天然適合金融資產的場外交易,在15年成為金融發展的風口,具有安全便捷的特點,區塊鏈實際上是一種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互聯網技術其實是一種信息流的技術
由于區塊鏈顧名思義,肯定涉及的鏈條、交易的節點較多,這與供應鏈金融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結合個人的一點粗淺的認知,本D就拿“錢香金融”在供應鏈中的具體應用來做一下個人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