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2020全球區塊鏈算力大會”開幕式獲悉,成都市成華區與巴比特將共同建設全國首個以區塊鏈算力為特色的區塊鏈產業園。此次大會由成都市新經濟委、市科技局、成華區政府指導,成華區新經濟和科技局、成華區投促局
當全球企業界的目光都集中在Tik Tok和騰訊的在美中經濟技術博弈中未來走勢時,國內另一巨頭阿里巴巴已經在又一個關鍵賽道上——區塊鏈技術悄然布局。公開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19年,阿里旗下螞蟻鏈的申請專利數連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京東數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區塊鏈相關專利,專利名稱為:用于多鏈區塊鏈系統中的跨鏈處理方法、設備及系統,申請號為:2019100713073,申請公布號為:CN111489256A,專利類型為:發明專利。
LongHash數據顯示,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量在2019年9月達到近2年新高后銳減,與比特幣價格走勢不相符合。 專利數量在去年九月達到峰值,隨后出現了斷崖式驟減。這很有可能是谷歌采集和輸入這類數據的方式所導致的—最近幾個月的數據可能還尚未完成。 更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隨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11月發布的《區塊鏈白皮書(2019年)》顯示,目前全球公開區塊鏈專利的申請數量高達1.8萬余件,中國占比超過半數,居全球第一。
在全球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上,中國正在搶占跑道。未來中國將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過去美國和歐洲的巨頭和初創公司更多在研究底層技術,而國內的團隊更多的專注于應用層的開發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及產業發展。對此,華南區塊鏈與大數據法治戰略研究院院長齊愛民教授說:“我國高層領導的重視,為整個區塊鏈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給廣大區塊鏈從業者與研究人員吃了一顆強心丸!”
據新浪財經報道,海聯金匯董秘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最早的區塊鏈專利申請于2016年9月提交,截至目前公司累計申請36項,均處于實質審查階段,尚未獲得授權,相關專利申請可直接在相關專利網查詢檢索。公司研發的UChains中大量使用了相關區塊鏈專利技術,并已應用
據比特元基金會消息,區塊鏈專利“區塊鏈交易的排隊方式”,已應用在比特元公鏈聯盟聯盟伙伴生態中。在交易量大,交易擁堵時,用戶可以繳納一定的費用來提高排隊的優先級。區塊鏈交易存儲的排隊方式可以取決于交易的字節數,收費等級,區塊高度區間,或它們的任意組合。
近日,互鏈脈搏統計了高校的區塊鏈專利申請數排名。位列第一的是廣東工業大學,共申請了59項區塊鏈專利;其后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共有46項;位列第三的電子科技大學申請了39項區塊鏈專利。清華大學以34項的區塊鏈專利申請數,排名第五。而北大、浙大等高校卻未進前十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