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中國區塊鏈專利報告》顯示,截止到2018年8月27日,中國2018年公開的區塊鏈專利數量已達1065件(除去外國企業在華申請數),位居全球第一。排名第二的美國2018年公開申請專利數只有138件。
牛市遙遙無期,監管再度收緊,韭菜紛紛離場,區塊鏈世界迎來了至暗時刻。對于某些人來說,這是至暗時刻,但對于另一些人來說,這也是黎明破曉前的時刻。
據新華網報道,螞蟻金服集團副總裁兼首席知識產權法務官白建民表示,針對區塊鏈技術瓶頸的解決是區塊鏈專利布局的機會,而挑戰在于立法層面的限制。在白建民看來,區塊鏈并不是一項全新技術,它是對P2P網絡、加解密、分布式存儲、共識算法等多項成熟技術的一種創新型組
據CCN消息,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周四公布的公開文件顯示,總部位于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的美國銀行(BoA)為一種在企業環境中管理數字貨幣存儲的系統提交了一項專利。該公司于今年4月首次申請了這項專利,進一步研究如何在機構組織中獲取私人密鑰。 這項專利詳細說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和軟件服務業司(以下簡稱“工信部信軟司”)巡視員李穎日前在“第22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區塊鏈與數據治理高端研究會”上指出,區塊鏈是一個未來發展方向,但是目前還很不成熟,現在基礎的架構還遠遠沒有定型,所以還是要比較清醒辯證地看待區塊鏈的
IBM申請了區塊鏈技術方面的專利,將利用區塊鏈數據庫來管理數據庫系統。這個專利解釋了IBM要構建一個可靠的數據庫篡改檢測系統(IDT-DS)的意圖。 根據美國商標局,IBM在2017年12月22日就申請了這項專利,美國商標局在2018年授予了它6項區塊鏈相關的專利
日本主要金融監管機構正在考慮更新加密貨幣監管框架,以抑制投機性投資。2017年4月,日本金融監管機構金融服務局(FSA)執行了新的立法,修訂了“支付服務法”,將加密貨幣視為法定貨幣。但監管機構沒有預見采用者將比特幣作為投資而不是支付工具
根據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8月2日發布的第20180218027和20180219686號文件,日本電子巨頭索尼申請了兩項專利,以促進區塊鏈生態系統。
與其他專利一樣,區塊鏈專利一般是由官方機構(主權國家或政府間組織)根據申請而頒發的一種文件,該文件記載了發明創造的內容,并且在一定時期內會產生法律效應,即獲得專利的發明創造在一般情況下,他人只有經專利權人許可才能使用
區塊鏈技術整合到現有金融系統的成本高,大規模使用區塊鏈技術不僅要重塑IT架構和業務流程,還要克服來自內部文化理念的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