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區塊鏈行業走熱,一些可量化指標的競爭也浮出水面。
“我們正在繼續加緊
區塊鏈技術研發和專利申請,因為在接觸地方政府時,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敲門磚。”一位
北京區塊鏈創業公司高管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11月發布的《區塊鏈白皮書(2019年)》顯示,目前全球公開區塊鏈專利的申請數量高達1.8萬余件,中國占比超過半數,居全球第一。
專利申請數量的井噴,折射出區塊鏈入場力量增多、研發投入加大、資源逐步聚攏的趨勢。而區塊鏈行業評價量化指標的稀缺,也反向推動專利申請熱度走高。
熱潮之下,如何認識區塊鏈專利價值仍需保持理性。記者采訪的多位行業人士傾向認為,國內區塊鏈專利市場距離成熟仍有距離,也存在個別“為專利而專利”的現象,其價值還需要市場檢驗。在公開信息范圍內,未見與區塊鏈有關的專利轉讓交易、侵權訴訟行為,說明區塊鏈企業尚未通過專利直接獲益,也沒有直接就專利展開競爭。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