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區塊鏈資產市值有一定程度下跌,TOP100項目中77個項目市值有不同程度下跌。 本周比特幣的區塊大小、區塊平均交易數均上升;以太坊的區塊大小環比下降
本周六全球區塊鏈資產總市值為2009億美元,較上周同期2203億下跌194億美元,跌幅為8.8%;市場成交量為125億美元,較上周同期上漲4%。
近年來,區塊鏈資產種類不斷豐富,資產規模迅猛增長。截至2018年2月,全球區塊鏈資產種類超過1500種,資產規模約24000億美元。但是,這些項目的質量良莠不齊,他們團隊的實力和背景也各不相同,所以投資價值也各不一樣。所以,如何甄別優質項目
本周(2018.8.27-9.2)區塊鏈資產市值有一定程度上漲,TOP100項目中88個項目市值有不同程度上漲。比特幣的區塊大小,區塊平均交易數均小幅上升;以太坊的區塊大小,平均交易數下降。
數字化權益類資產優先上鏈:這一類資產具備數字化、標準化以及可區分度,這些都完美契合區塊鏈資產上鏈的條件。再加上配合各國政府的法律法規,則資產在上鏈之后也是符合法律認可和監管,具有很好的合規性。
從聯盟鏈到公鏈,我們大家知道區塊鏈它有兩個主要的組織形式,最開始是公有鏈出來,就是比特幣。后來慢慢的大家看到有些場景對于公平的要求沒那么高,但是對效率和安全的要求很高,所以有聯盟鏈去適應這一類產品,但是我們認為聯盟鏈到
近年來,區塊鏈資產種類不斷豐富,資產規模迅猛增長。截至2017年10月,全球區塊鏈資產種類超過1000種,資產規模約2000億美元,區塊鏈資產錢包用戶約500萬人,但按照數字資產錢包用戶數量計算的滲透率僅為0.1%,可見區塊鏈資產
通證已經變成了一個經濟學術語。很多人在糾結Token是不是翻譯成代幣更好,又或者翻譯成通證更好,但這種糾結已經沒有意義了,換句話說,通證已經不是原有技術用于的翻譯,而是被全新創造的名詞,有著與以前的Token完全不同的經濟學
目前,各國都在嘗試對區塊鏈代幣實施有效監管。總體上看,對各種代幣從法律上進行準確定位、監管代幣交易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利益、防范代幣引發的金融風險等,是各國金融監管部門一致的選擇。對于代幣帶來的洗錢、非法融資、逃稅等問題,都實施嚴厲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