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參考報9月25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表示,近年支付產業數字化取得重要進展。數字化支付服務全面發力,各方積極響應,支付服務產業化多面開花,在數字貨幣、數字化開戶、數字票據、數字銀行卡、基于區塊鏈跨境匯款、數字化網點等領域均有所突破。
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與金融業務不斷融合,科技對于金融的作用被不斷強化,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金融機構、科技企業對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持續加大,數據價值持續不斷的體現并釋放出來,金融業務環節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金融解決方案創新推成出新
信通院發布《未來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十大關鍵詞預測》,“數字票據”、“數字資產證券化”、“不良資產處置的科技運用”入選其中。文中提到,數字票據是一種將區塊鏈技術與電子票據進行融合,實現自動安全交易的新型票據;數字資產證券化是區塊鏈的最佳實踐場景。此外,區
在提交給歐洲議會的經濟及貨幣事務委員會(ECON) 一份相當準確和深入的報告中,歐盟詳細分析了虛擬貨幣和CBDCs 的利弊。由于顛覆性本質,央行數字貨幣(CBDCs) 能夠為建立更穩定的金融體系鋪平道路。
據了解,中國銀行業從整體資金規模、用戶數量、市場份額等方面在國際上都有一席之地,但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有很多欠缺。比如銀行間業務報文的傳遞還在依靠國際組織Swift、EDI等,這些國際組織控制了平臺、數據、用戶,尤其是與銀行之間國際貿易、國際收支數據。
區塊鏈技術在支付清算領域尤其是跨境支付領域的潛在優勢格外突出,不少銀行已經在這個領域躍躍欲試。例如,招商銀行已經在2016年6月開發了基于區塊鏈的跨境直聯清算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