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幣圈”吸引無數關注。5月1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三大協會發布公告指出,開展法定貨幣與虛擬貨幣兌換及虛擬貨幣之間的兌換業務,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并涉嫌犯罪。5月21日,國務院金融委重磅發聲,再次闡明了金融監管
這樣一種基于區塊鏈與智能合約技術的產物,它與傳統證券交易有哪些不同?目前國內對于數字證券的監管現狀是怎樣的?在重慶金管局表態支持的前提下,數字證券交易平臺又能否在中國成功落地呢?
當區塊鏈與不同技術之間融合時,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之間的界限正在被模糊之際。那么區塊鏈項目的法律邊界到底在哪?警方對ICO的一些打擊“剿匪”是否已經開啟?此外,2019年10月份,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
從接近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互金整治辦”)人士處獲悉,相關監管部門日前已經下發通知,要求全面排查和處置借助區塊鏈概念開展虛擬貨幣炒作的非法活動,并要求支付機構等從
近年來,區塊鏈技術成為了互聯網領域炙手可熱的前沿科技,在互聯網創新領域具有非凡的作用,呈現出“后互聯網時代”的發展趨勢。區塊鏈本身是一種中立性技術,但不法分子以獲取非法利益為目的,利用其交易的去
招商策略研究發布A股投資策略周報(0714),其中表示,本周主題觀點方面,短期新增建議關注區塊鏈主題(本周新增關注):美國證監會批準初創企業Blockstack發行代幣,關注對區塊鏈主題的催化。Blockstack的發幣計劃本質上是一種受監管的“首次代幣發行”(ICO)。ICO使
新加坡目前是全球區塊鏈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并且已經成為亞洲的首次代幣發行(ICO)中心之一。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處提供的資料顯示,2017年下半年之后,新加坡區塊鏈初創企業呈現爆發式增長
進入2018年,各類投資基金一直被“錢荒”籠罩。惟有區塊鏈領域熱度不減,雖然被政府宣布為非法,但ICOs(Initial Coin Offerings,首次代幣發行)作為一種新型融資形式大行其道,圈內的認同度和規模甚至超越了傳統的股權投資模式
想進行STO必須先獲得SEC以及其他監管機構的許可。換而言之,證券型代幣具有像公司股份等傳統資產的功能和保護措施,同時又具備作為電子資產的優點。實質上,不動產、權益等實體資產歧視都可以被代幣化,或是用來支持證券型代幣
隨著加密貨幣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投資者開始關注一些更加與眾不同的投資方式。首次代幣發行市場(ICO)提供了這一點,盡管相比與傳統的首次公開發行(ipo),ICO包含了更多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