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挖礦的通常步驟是“購買礦機-部署礦機-設置挖礦-獲取收益”,但部署礦機這步受多因素影響,比如電價、場地、溫度、噪音、運維等。這些門檻需要一定的條件和知識來消除,因此催生了挖礦行業下的一個子模塊——云算力
撬動資本市場變革杠桿的比特幣,因為其給氣候和環境帶來潛在負擔,而正在得到更多關注。英國劍橋大學的“能耗監測數據”和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UM)日前發布的“碳足跡報告”更是指出,龐大的運算量使得“比特幣挖礦機”
據Cointelegraph消息,國際能源署(IEA)7月2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比特幣挖礦每年可能產生10-20兆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量的0.03%-0.06%。比特幣最近價格和哈希率的增長增加了它的能源消耗,據估計,在2019年上半年,它已經消耗了29 TWh。
雖然比特幣網絡運行了10年,但仍有很多爭議。一個被人詬病最多的地方,就是比特幣通過Pow機制挖礦,需要耗費大量的電力資源,是對地球資源的巨大浪費。
一輪牛市讓作為行業上游的礦圈企業獲利頗豐。而當行情急轉直下時,首當其沖的也是礦圈企業。從野蠻生長到危中有機,礦業的圖景到底如何?
火幣區塊鏈行業周報(第六十三期)今日(5月28日)發布,報告顯示,本周區塊鏈資產市值比上周上漲4.92%,TOP100項目66個項目市值有不同程度上漲。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5月26日,全球區塊鏈資產總市值達2678.51億美元,環比上周上漲4.92%。本周比特幣算力小幅提高.以太坊
據了解,比特幣是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每筆交易記錄分布存儲于整個網絡中,而非傳統的唯一的中央數據庫。為保證所有參與節點擁有一致的交易記錄,比特幣系統規定競爭記賬。
最近,荷蘭普華永道 (PwC) 分公司的研究員 Alex de Vries 研究了比特幣在2018年的全球能源消耗,他發現現有的水電項目不足以維持比特幣挖礦業務,并補充說比特幣網絡要求高達 62.3 TWh (即每小時消耗 62.3 太瓦電量) 的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