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數據儲存量呈現爆炸式增長,企業及互聯網數據以每年50%的速率在增長,據預測,到2020年,全球數據量將達到35ZB,等于80億塊4TB硬盤。數據結構變化給儲存系統帶來新的挑戰。非結構化數據在儲存系統中所占據比例已接近80%。
新型智慧城市是城市智慧化發展的高級階段。傳統智慧城市建設聚焦信息技術在各業務領域應用,頂層設計與統籌協調不足,產生大量“信息煙囪”與“數據孤島”,制約了信息手段效能最大化發揮,新型智慧城市發展理念應運而生。
2018第四屆區塊鏈全球峰會在上海正式開幕。中國銀行前行長李禮輝發表了《區塊鏈技術發展的不同路徑》的主題演講。他認為,新技術的成功必須滿足4個基本要素:1.效率更高;2.成本更低;3.最有商業價值的經濟規模;4.具有社會認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在新一輪技術發展大潮中,其中疑慮最多、爭議最多的當屬區塊鏈技術。盡管區塊鏈技術已經面世十年,但人們對于這項技術的認知還大相徑庭。究其原因,根本是區塊鏈技術整體上不是那么成熟,規模化應用還處于研發和實驗階段
聯盟鏈是區塊鏈現階段的重要落地方式,但聯盟鏈不具備公有鏈 的可擴展性、匿名性和社區激勵。隨著應用場景日趨復雜,公有鏈和 聯盟鏈的架構模式開始融合,開始出現公有鏈在底層面向大眾、聯盟 鏈在上層面向企業的混合架構模式,結合錢包、交易所等入口,形成 一種新的技
區塊鏈利用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技術,具備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不可篡改、匿名性等特點。利用這些技術構建起來的商業模式